贈陳翁壽

· 成鷲
立身當如陳太丘,生子當如孫仲謀。 娶妻當如孟德曜,學仙當學張留侯。 我聞當今有遺逸,絳縣春秋過九十。 汾江江上釣魚回,塔坡坡畔扶筇立。 有時一飲快千觴,有時高枕傲羲皇。 有時雄談驚四座,有時緘口如括囊。 階下芝蘭雜叢桂,元方難兄季難弟。 官山私淑管夷吾,挾策追隨端木賜。 長文孝先皆象賢,風流文采何翩翩。 儒林早豎雞壇幟,大州半刺方待年。 室中綦縞誰家子,鹿門遠嗣徽音美。 懸弧設帨相後先,參差黃髮齊兒齒。 我在山中今白頭,翹首元龍百尺樓。 見說德星重聚裏,遙知海屋更添籌。 此日葭灰吹六律,此日梅花開五出。 陽回凍穀日初長,花發華堂香滿室。 祝翁不用杯與盤,祝翁不用炰與燔。 挹將東海爲卮杓,挈取南山作酒尊。 我翁未醉更受爵,我翁既醉請贈言。 年年今月與今日,容我山人來叩門。
拼音

成鷲

成鷲,俗姓方,名顓愷,字趾麟。出家後法名光鷲,字即山;後易名成鷲,字跡刪。廣東番禺人。明舉人方國驊之子。年十三補諸生。以時世苦亂,於清聖祖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自行落髮,康熙二十年稟受十戒。曾住會同縣(今瓊海)多異山海潮巖靈泉寺、香山縣(今中山)東林庵、澳門普濟禪院、廣州河南大通寺、肇慶鼎湖山慶雲寺,爲當時著名遺民僧。工詩文,一時名卿鉅公多與往還。論者謂其文源於《周易》,變化於《莊》《騷》,其詩在靈運、香山之間。年八十五圓寂於廣州。著有《楞嚴經直說》、《道德經直說》、《鼎湖山志》、《鹿湖近草》、《鹹陟堂詩文集》等。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三二八有傳。 ► 17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