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元日:農曆正月初一,即春節。
- 漫興:隨意寫就的詩。
- 前韻:指之前詩作的韻腳。
- 縱然:即使。
- 有歷:有日曆。
- 是處:到處。
- 饑饉:饑荒。
- 豐稔:豐收。
- 亂離:戰亂分離。
- 太平人:生活在和平時期的人。
- 鳩巢:斑鳩的巢。
- 藏拙:隱藏拙劣,不以示人。
- 生臺:指僧人的飯臺。
- 未厭貧:不厭棄貧窮。
- 歲序:年月時序。
- 遷:變遷。
- 頭顱:頭。
- 添雪:指頭髮變白。
- 倍精神:更加精神。
翻譯
即使有日曆也不知春天已至,到處都適合我這懶散的身體。 儘管經歷了饑荒,但田園生活依舊豐收,我這亂世中的人卻享受着太平。 舊樹上的鳩巢是我藏拙的地方,鳥兒飛到僧人的飯臺上,不嫌貧窮。 歲月流轉,僧人老去,我的頭髮如雪般白,卻倍感精神。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超然態度和對歲月的深刻感悟。詩中,「縱然有歷不知春」一句,既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變化的遲鈍感受,也隱喻了對世事變遷的淡然。後文通過對饑饉與豐稔、亂離與太平的對比,進一步強調了內心的寧靜與滿足。結尾處,「頭顱添雪倍精神」則體現了詩人雖老猶健,精神不減當年的豪情。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超脫世俗,順應自然的生活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