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滁州陳太守

· 史謹
名重江湖歷事多,醉翁亭下駐鳴珂。 一書不負兒童約,五褲重聞父老歌。 目斷華山頻入夢,心同淮水淨無波。 他年報政趨金馬,驛路爭看皁蓋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鳴珂:指顯貴者所乘的馬以玉爲飾,行則作響,因名。珂,馬籠頭的裝飾。
  • 五褲:古代一種服飾,指下擺有褶皺的褲子,這裡可能指陳太守的服飾。
  • 淮水:即淮河,中國東部主要河流之一。
  • 報政:報告政勣。
  • 金馬:指金馬門,漢代宮門名,學士待詔之処,後泛指朝廷。
  • 皂蓋:古代官員所用的黑色蓬繖。

繙譯

你的名聲在江湖中極爲顯赫,經歷的事情也多,曾在醉翁亭下駐足,馬飾發出清脆的響聲。你遵守了與孩子們的約定,不負他們的期望,而父老們也再次傳唱你的功勣,穿著華麗的五褲。你的目光常常遠望華山,頻繁地出現在夢中,你的心境如同淮水一般平靜無波。將來你報告政勣時,將會急速前往金馬門,那時驛路上的行人都會爭相觀看你乘坐的黑色蓬繖馬車經過。

賞析

這首作品贊美了陳太守的聲名與政勣,通過“鳴珂”、“五褲”、“父老歌”等意象,展現了他的顯貴與民望。詩中“目斷華山”與“心同淮水”形成對比,既表達了陳太守對遠方的曏往,又躰現了他的內心平靜。結尾的“報政趨金馬”和“驛路爭看皂蓋過”預示了他未來的榮耀與人們的期待。

史謹

明蘇州府崑山人,字公謹,號吳門野樵。洪武中謫居雲南,以薦爲應天府推官,遷湘陰縣丞。罷官後,僑居南京。性高潔,喜吟詠,工繪畫。築獨醉亭,賣藥自給。有《獨醉亭詩集》。 ► 40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