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長沙李芾廟

· 史謹
新築祠堂湘水邊,春風臨眺總堪憐。 公身就死非徒耳,我輩題詩是偶然。 骨肉盡隨煙燼滅,聲名猶共鬥牛懸。 宋家不是無良將,自古興亡本在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湘水:即湘江,湖南省最大的河流。
  • 臨眺:登高遠望。
  • 堪憐:值得同情。
  • 徒耳:僅僅如此。
  • 偶然:不經常,不是必然的。
  • 煙燼:煙和灰燼,比喻死亡或毀滅。
  • 鬥牛:指天上的鬥宿和牛宿,這裏比喻聲名遠揚。
  • 興亡:興盛和衰亡。

翻譯

新建的祠堂位於湘江邊,春風中登高遠望,總讓人感到同情。 李芾公身赴死並非沒有原因,我們這些人題詩也只是偶然。 他的骨肉已隨煙火化爲灰燼,但他的名聲仍與天上的星辰一樣高懸。 宋朝並非沒有優秀的將領,自古以來國家的興衰都是天命所定。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李芾的敬仰和對宋朝興亡的感慨。詩中,「新築祠堂湘水邊」描繪了祠堂的地理位置,而「春風臨眺總堪憐」則抒發了對李芾犧牲的同情。後句「公身就死非徒耳」強調了李芾的犧牲有其深意,而「我輩題詩是偶然」則表達了詩人對自身行爲的謙遜看法。最後兩句「宋家不是無良將,自古興亡本在天」則是對歷史興衰的深刻反思,認爲國家的命運並非完全由人的力量決定,而是有其天命的因素。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歷史人物的敬仰和對歷史變遷的深刻理解。

史謹

明蘇州府崑山人,字公謹,號吳門野樵。洪武中謫居雲南,以薦爲應天府推官,遷湘陰縣丞。罷官後,僑居南京。性高潔,喜吟詠,工繪畫。築獨醉亭,賣藥自給。有《獨醉亭詩集》。 ► 40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