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人鮓甕

· 史謹
遠承仙詔出烏蠻,春色相隨萬里還。 一舸又經人鮓甕,全家如過鬼門關。 舟師捩柁倉皇際,魚腹埋身頃刻間。 到岸不須談往事,且宜攜酒看青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鮓甕(zhǎ wèng):一種古代的醃製食品容器,這裏指險惡的地方。
  • 烏蠻:古代對西南少數民族的稱呼,這裏可能指邊遠地區。
  • (gě):小船。
  • 人鮓甕:比喻險惡的地方或經歷。
  • 鬼門關:比喻極危險的地方。
  • 舟師:船伕。
  • 捩柁(liè duò):轉動船舵,指駕駛船隻。
  • 倉皇:慌張,匆忙。
  • 魚腹埋身:比喻沉船或溺水。
  • 頃刻間:極短的時間。

翻譯

接到仙人的詔令,從遙遠的烏蠻之地出發,春天的色彩伴隨着我萬里歸途。 小船又一次經過那險惡的人鮓甕,全家人彷彿剛從鬼門關逃生。 船伕在慌張中轉動船舵,我們險些葬身魚腹,一切發生在頃刻之間。 終於到達岸邊,不必再提那些往事,更應攜帶着酒,欣賞青山的美麗。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從邊遠地區返回的艱辛旅程,通過「人鮓甕」和「鬼門關」等比喻,生動地表達了旅途的險惡和生死一線的緊張感。詩的最後兩句轉向平和,表達了到達目的地後的釋然與對自然美景的欣賞,體現了詩人在經歷艱險後對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對美好事物的嚮往。

史謹

明蘇州府崑山人,字公謹,號吳門野樵。洪武中謫居雲南,以薦爲應天府推官,遷湘陰縣丞。罷官後,僑居南京。性高潔,喜吟詠,工繪畫。築獨醉亭,賣藥自給。有《獨醉亭詩集》。 ► 40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