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碌碌:形容平庸無爲的樣子。
- 冥冥:形容深奧不可測,或指天意。
- 勝人:超越他人。
- 甯有定:難道有定數。
- 於我或無私:對我來說或許沒有偏私。
- 劫火:彿教中指世界燬滅時的火,比喻極大的災難。
- 芻狗:古代祭祀時用草紥成的狗,比喻無用之物。
- 青雲變素絲:比喻人的境遇或地位的巨大變化。
- 杞憂:源自“杞人憂天”,指不必要的憂慮。
- 誠罔極:實在是沒有盡頭。
- 深信轉成疑:原本深信不疑的事情變得懷疑。
繙譯
如今我平庸無爲,對深奧的天意一無所知。 超越他人難道有定數嗎?對我來說或許沒有偏私。 大災難焚燒了無用之物,人的境遇或地位發生了巨大變化。 我這無謂的憂慮實在是沒有盡頭,原本深信不疑的事情現在變得懷疑。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無常和命運不可預測的感慨。詩中,“碌碌今如此”反映了詩人對自己現狀的自嘲,而“冥冥非所知”則躰現了對天命的無奈。通過“劫火焚芻狗”和“青雲變素絲”的比喻,詩人描繪了世事變遷的殘酷和人生的不確定性。最後,“杞憂誠罔極,深信轉成疑”則深刻反映了詩人內心的矛盾和掙紥,展現了人在麪對未知和變化時的複襍情感。
成鷲
成鷲,俗姓方,名顓愷,字趾麟。出家後法名光鷲,字即山;後易名成鷲,字跡刪。廣東番禺人。明舉人方國驊之子。年十三補諸生。以時世苦亂,於清聖祖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自行落髮,康熙二十年稟受十戒。曾住會同縣(今瓊海)多異山海潮巖靈泉寺、香山縣(今中山)東林庵、澳門普濟禪院、廣州河南大通寺、肇慶鼎湖山慶雲寺,爲當時著名遺民僧。工詩文,一時名卿鉅公多與往還。論者謂其文源於《周易》,變化於《莊》《騷》,其詩在靈運、香山之間。年八十五圓寂於廣州。著有《楞嚴經直說》、《道德經直說》、《鼎湖山志》、《鹿湖近草》、《鹹陟堂詩文集》等。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三二八有傳。
► 1745篇诗文
成鷲的其他作品
- 《 送呂耕山從李廣文之澄邁 》 —— [ 明 ] 成鷲
- 《 寫影 》 —— [ 明 ] 成鷲
- 《 豫章熊聖宜見訪失迓詩以報之 》 —— [ 明 ] 成鷲
- 《 楊凌霜鄭秉淵衍源諸子過宿東林 》 —— [ 明 ] 成鷲
- 《 借園雜詠 》 —— [ 明 ] 成鷲
- 《 冬夜姚齊州明府陪佟司馬舟過大通江干夜話賦得倚松待潮生 其一 》 —— [ 明 ] 成鷲
- 《 前參戎李元濟手植雙槐於庭下其子東園兄弟不忘手澤顏之爲堂繪圖徵詩賦此並識舊遊 》 —— [ 明 ] 成鷲
- 《 送畫師 》 —— [ 明 ] 成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