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胥(xū):都,皆。
- 紅塵:指繁華的社會,泛指人世間。
- 騎馬客:指奔波於世俗事務的人。
- 白發:指年老。
- 聽雞聲:指早起,雞鳴時起牀。
- 茅屋:簡陋的房屋,常指隱居之所。
- 蒲團:用蒲草編織成的圓形墊子,常用於打坐或跪拜。
- 坐到明:指整夜不睡,靜坐至天明。
繙譯
躺在高高的枕頭上似乎無事可做,但一旦出門,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去經營。那些在繁華世界中騎馬奔波的客人,到了白發蒼蒼的年紀,仍然要聽著雞鳴起牀。而我選擇在簡陋的茅屋中悠閑地老去,坐在蒲團上靜坐至天明。看著彼此,我們都有著相同的意願,誰又比誰更加濁或清呢?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曏往和對世俗紛擾的淡漠。詩中,“高枕”與“出門”形成鮮明對比,前者代表甯靜無憂的生活,後者則象征著忙碌與紛擾。詩人的選擇是“茅屋”與“蒲團”,這不僅是對物質生活的簡化,更是對精神世界的淨化。最後兩句提出了一個哲學問題,即在追求內心平靜的過程中,人與人之間的差異變得微不足道,強調了精神境界的超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