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澤萌和尚

· 成鷲
大道日陵夷,真風自虛妄。 城市足囂塵,山林見高尚。 翹首丹霞巔,仙凡隔天壤。 巍巍大法王,所居得無上。 雲樹隱樓臺,祗園集龍象。 衆水盡朝宗,萬山互迴向。 三尺龜毛拂,一枝兔角杖。 埽蕩野狐蹤,打破猶疑網。 孤峯嘯一聲,空谷傳清響。 側耳聞法音,遐心馳夢想。 昨從南海來,入山呈伎倆。 多謝火爐邊,清言發深廣。 大冶鑄幹邪,頑金先出礦。 白社許從容,青山任來往。 假我竹邊樓,解我塵勞鞅。 臘盡又新年,春光正駘宕。 山中歲月長,杲日當空朗。 披衣禮法筵,一拜一瞻仰。 百年老趙州,千歲今寶掌。 願得鎮追隨,主賓更無兩。 遲我三十年,白首重相訪。
拼音

成鷲

成鷲,俗姓方,名顓愷,字趾麟。出家後法名光鷲,字即山;後易名成鷲,字跡刪。廣東番禺人。明舉人方國驊之子。年十三補諸生。以時世苦亂,於清聖祖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自行落髮,康熙二十年稟受十戒。曾住會同縣(今瓊海)多異山海潮巖靈泉寺、香山縣(今中山)東林庵、澳門普濟禪院、廣州河南大通寺、肇慶鼎湖山慶雲寺,爲當時著名遺民僧。工詩文,一時名卿鉅公多與往還。論者謂其文源於《周易》,變化於《莊》《騷》,其詩在靈運、香山之間。年八十五圓寂於廣州。著有《楞嚴經直說》、《道德經直說》、《鼎湖山志》、《鹿湖近草》、《鹹陟堂詩文集》等。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三二八有傳。 ► 17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