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龐明經

· 成鷲
南海衣冠盛,東山物望專。 鹿門繩祖武,虎觀仰前賢。 古道江河下,清風水石邊。 中流憑砥柱,薄俗仰陶甄。 白首明經日,青雲卷翮年。 還童丹九轉,娛老易三編。 舉案龐眉並,趨庭彩服翩。 門無題鳳客,溪有釣魚船。 繞徑栽紅藥,開池種白蓮。 閒尋宗炳社,來問遠公禪。 鳩杖時安步,藍輿或比肩。 山林今宰相,煙火老神仙。 玄鶴傳雲笈,青鸞寄彩箋。 蓬萊曾有約,弧矢正高懸。 穀旦日初曙,中秋月漸圓。 主人誇矍鑠,賓客舞蹁躚。 錦繡華封祝,觥籌梓澤筵。 半酣人似玉,高詠筆如椽。 愧我遊方外,因君念昔緣。 野芹慚獻曝,鐘鼎懶垂涎。 一見頻驚老,相逢畏問年。 風塵歸未得,松柏老彌堅。 杖國春秋富,空門歲月偏。 願隨鴻鵠後,翹首彩雲天。
拼音

成鷲

成鷲,俗姓方,名顓愷,字趾麟。出家後法名光鷲,字即山;後易名成鷲,字跡刪。廣東番禺人。明舉人方國驊之子。年十三補諸生。以時世苦亂,於清聖祖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自行落髮,康熙二十年稟受十戒。曾住會同縣(今瓊海)多異山海潮巖靈泉寺、香山縣(今中山)東林庵、澳門普濟禪院、廣州河南大通寺、肇慶鼎湖山慶雲寺,爲當時著名遺民僧。工詩文,一時名卿鉅公多與往還。論者謂其文源於《周易》,變化於《莊》《騷》,其詩在靈運、香山之間。年八十五圓寂於廣州。著有《楞嚴經直說》、《道德經直說》、《鼎湖山志》、《鹿湖近草》、《鹹陟堂詩文集》等。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三二八有傳。 ► 17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