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沒 (mò):淹沒,覆蓋。
- 堤 (dī):堤壩,用來防止水流泛濫的土石結構。
- 杪 (miǎo):樹枝的末梢,這裏指秋天的末尾。
- 休暇 (xiū xiá):休息,空閒。
翻譯
春天,河水漸漸淹沒了堤壩,花叢深處人跡罕至。偶爾有賞花的人,彼此相見卻互不相識。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春日裏靜謐而美麗的景象。河水漲潮,堤壩被水淹沒,花叢深處人跡稀少,增添了一種幽靜的氛圍。詩中「相見不相識」一句,既表達了人們在自然美景中的孤獨感,也反映了人與人之間的疏離。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傳達了一種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生活態度。
伍瑞隆
伍瑞隆,字國開,號鐵山,晚號鳩艾山人。香山(今中山)人。弱冠補弟子員。明熹宗天啓元年(一六二一)解元。明思宗崇禎十年(一六三七)副榜。初授化州教諭,修《高州府志》,以信史稱,擢翰林院待詔,遷戶部主事,再遷員外郎,管倉場。十五年,任河南大梁兵巡道,旋署藩臬兩司。謝病歸。南明紹武帝立,拜太僕寺正卿。明亡,隱居邑之鳩艾山中。卒年八十二。善詩書畫,有《臨雲集》、《闢塵集》、《金門草》、《白榆草》、《石龍草》、《雩樂林草》、《懷仙亭草》、《鐵遂草》、《賦草》、《遊樑草》、《少城別業近草》、《鳩艾山人賦》等。清康熙《香山縣誌》卷七、清乾隆《香山縣誌》卷六有傳。伍瑞隆詩,諸別集多已佚,僅存日本內閣文庫藏明天啓四年刊本《臨雲集》十卷,該集一至五卷爲詩,後五卷爲文。今以《臨雲集》爲底本整理。他書輯得佚詩,附於末卷之後。
► 465篇诗文
伍瑞隆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可詩齋以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平聲字分韻得方字 》 —— [ 元 ] 顧瑛
- 《 杪秋宿南屏圓照堂 》 —— [ 明 ] 沈受祉
- 《 餘羈秣陵乞休累疏而格於新令鬱郁之懷伏枕增劇遂效杜子美同谷體爲秣陵七歌時丙戌九月既望也 》 —— [ 明 ] 豐坊
- 《 杪秋同諸君游石井山 》 —— [ 明 ] 沈瑞徴
- 《 九月中旬虞山顶茶庵杂诗 》 —— [ 清 ] 錢陸燦
- 《 龍鳳己亥秋九月上扵建龍闗儀鳳樓雜寫金陵山川六處命僚屬各賦絶句走筆立成 》 —— [ 明 ] 陶安
- 《 漁浦晚秋旅懷 》 —— [ 宋 ] 真山民
- 《 泥行終日至晡始抵中橋六絕 》 —— [ 宋 ] 岳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