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方彥卿南歸用蘇東坡送李方叔韻
憶昔鄉閭讀書日,衿佩羣中早相識。
君情於我最深厚,二十年來無德色。
所求朋友在先施,宣父當時猶自責。
蹇予粗陋生且晚,受教將何能報德。
君才浩瀚瀉百川,驚濤巨怪紛滿前。
四明狂客不相遇,誰愛風流李謫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衿佩:古代學子所穿的儒服。這裏指讀書人。
- 德色:自以爲有恩於人而形於顏色。
- 先施:先給予。
- 宣父:指孔子。
- 蹇予:自謙之詞,意爲「我這個笨拙的人」。
- 浩瀚:形容廣大無邊。
- 四明狂客:指唐代詩人賀知章,因其自號「四明狂客」。
- 風流李謫仙:指唐代詩人李白,因其詩風豪放不羈,被稱爲「謫仙人」。
翻譯
回憶起在鄉里讀書的日子,我們一羣穿着儒服的學子中早早相識。你對我的情誼最爲深厚,二十年來從未因對我有恩而顯露出自得之色。朋友之間應當先給予,孔子當年尚且自責。我這個笨拙的人出生得晚,受你教誨,如何能報答你的恩德呢?你的才華如同浩瀚的百川,驚濤駭浪中充滿了巨大的奇蹟。如果沒有遇到像賀知章那樣的四明狂客,誰又能欣賞到像李白那樣風流倜儻的謫仙人呢?
賞析
這首詩是祁順送別好友方彥卿南歸時所作,表達了對友人深厚情誼的感激以及對其才華的讚賞。詩中,「衿佩羣中早相識」一句,既描繪了兩人早年相識的場景,又暗含了對友人學識的尊重。後文通過對友人才華的讚美,將其比作浩瀚的百川,驚濤駭浪中的巨怪,形象生動地展現了友人的非凡才華。最後,以李白的風流倜儻作比,進一步突出了友人的非凡氣質和才華。整首詩語言質樸,情感真摯,表達了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和對其才華的無限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