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京走車至彭城

· 祁順
京國過冬半,歸裝涉遠途。 腰橫三尺劍,身載兩輪車。 風露催行旆,塵埃透敝襦。 計程看斥堠,近郭指浮屠。 睡借燒鍋炕,行尋賣酒壚。 更闌才晚食,日午未朝餔。 身垢經旬浴,頭蓬隔日梳。 頓搖何侷促,端坐只跏趺。 夜發寒侵骨,晨呵凍滿須。 石橋霜片滑,野店月輪孤。 涿鹿通清苑,安平屬信都。 低田傷水潦,高野半荒蕪。 不見移樑粟,惟聞榷漢酤。 閭閻憂宿負,公府慮邊儲。 倏忽過齊境,逍遙適魯墟。 任城猶積淖,兗郡覓通衢。 泰嶽高如許,靈光近有無。 望中情脈脈,吟就口嗚嗚。 朋舊音書隔,親闈定省疏。 片心逐流水,今日至南徐。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京國:京城,指明朝的都城北京。
  • 歸裝:回家的行李。
  • 腰橫三尺劍:腰間掛着三尺長的劍,形容武士或官員的裝束。
  • 身載兩輪車:乘坐雙輪馬車。
  • 行旆:行進的旗幟,這裏指旅途。
  • 敝襦:破舊的衣服。
  • 斥堠:古代用於偵察的土堡,這裏指路標。
  • 浮屠:佛塔。
  • 燒鍋炕:指用火燒熱的土炕,供人取暖或睡覺。
  • 朝餔:早晨的飯食。
  • 頭蓬:頭髮蓬亂。
  • 端坐只跏趺:正坐,跏趺指佛教徒的一種坐姿。
  • 晨呵凍滿須:早晨呵氣成冰,鬍鬚上結滿冰霜。
  • 涿鹿:地名,今河北省涿鹿縣。
  • 清苑:地名,今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區。
  • 安平:地名,今河北省安平縣。
  • 信都:地名,今河北省邢臺市信都區。
  • 閭閻:民間。
  • 宿負:舊債。
  • 公府:官府。
  • 邊儲:邊疆的儲備物資。
  • 倏忽:迅速。
  • 任城:地名,今山東省濟寧市任城區。
  • 兗郡:地名,今山東省兗州市。
  • 泰嶽:泰山。
  • 靈光:指泰山的靈光。
  • 朋舊:朋友和舊識。
  • 親闈:家中。
  • 定省:問候父母。
  • 南徐:地名,今江蘇省徐州市。

翻譯

從京城過冬到一半,我帶着行李踏上了遠途。腰間掛着三尺長的劍,乘坐雙輪馬車。風露催促着旅途,塵埃透過破舊的衣服。看着路標計算路程,指着佛塔說近了城郭。睡覺時借用燒熱的土炕,行走時尋找賣酒的地方。夜深了才吃晚飯,中午還未吃早餐。身體十天半月才洗一次澡,頭髮隔天梳理一次。搖晃着身體感到侷促,端正坐着只是跏趺。夜晚出發感到寒氣侵骨,早晨呵氣成冰,鬍鬚上結滿冰霜。石橋上的霜滑,野店旁的月亮孤單。從涿鹿到清苑,安平屬於信都。低田被水淹沒,高野半是荒蕪。不見移動的梁粟,只聽說漢酤被徵稅。民間擔憂舊債,官府憂慮邊疆的儲備。迅速過了齊境,逍遙地到了魯墟。任城仍有泥濘,兗郡尋找通暢的道路。泰山如此高大,靈光若隱若現。望着心情沉重,吟詠時口嗚嗚。朋友和舊識的音信隔絕,家中問候疏遠。心情隨着流水,今天到了南徐。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從京城出發,歷經長途跋涉至彭城的艱辛旅程。詩中通過詳細的旅途描寫,展現了旅途的勞頓與孤獨,同時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狀況和個人的情感。詩人的語言簡練而富有畫面感,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旅途中的生活細節,傳達了對家鄉的思念和對旅途的感慨。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旅途生活的深刻體驗和對家鄉的深切思念。

祁順

明廣東東莞人,字致和,號巽川。天順四年進士,授兵部主事,進郎中。成化中使朝鮮,不受金繒,拒聲伎之奉。累官至江西左布政使。有《石阡府志》、《巽川集》。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