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翠軒爲江文初題
文初先生住天目,種竹千竿繞茅屋。高者昂然拂霄漢,低者森然護簾幕。
座中渾無塵俗氣,深處自有鸞鳳宿。先生曳杖時吟眺,蒼雪無聲落烏帽。
百年世事了無聞,三伏炎光豈能到。醉坐石磴如巢雲,襟懷不異長庚老,嶰谷篔簹眼中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曳杖:拖著柺杖。
- 吟覜:邊吟詩邊遠望。
- 烏帽:古代平民戴的黑色帽子。
- 三伏:指夏季最熱的時期,分爲初伏、中伏、末伏。
- 巢雲:像雲一樣高遠、自由的狀態。
- 長庚:金星的別稱,也指長庚星,即啓明星。
- 嶰穀:山穀名,這裡指隱居的地方。
- 筼簹:一種竹子,這裡指竹林。
繙譯
文初先生住在天目山,四周環繞著千竿竹子,這些竹子圍繞著他的茅屋。高大的竹子挺拔直上,觸碰天際,低矮的竹林則茂密地守護著簾幕。
在他的居所中,完全沒有塵世的俗氣,深処則有鸞鳳這樣的神鳥棲息。先生時常拖著柺杖,邊吟詩邊遠望,蒼翠的竹葉無聲地飄落在他的烏帽上。
他對於百年間的世事一無所聞,三伏天的酷熱也似乎無法觸及這裡。他醉臥在石堦上,心境如同高遠的雲,胸懷與長庚星一樣古老,山穀中的竹林在他眼中顯得微不足道。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文初先生隱居山林的甯靜生活,通過竹子的形象展現了他的高潔品格和超脫塵世的態度。詩中“蒼雪無聲落烏帽”一句,以自然景象寓意先生的清高與超然。整首詩語言清新,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隱居生活的曏往和對自然之美的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