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馬敬子孝廉

· 成鷲
彎弓射鵰不射蝨,擁書讀禮不讀律。 詞流倒峽賦凌雲,意氣幹霄虹貫日。 雄才大略非等夷,斯人豈是池中物。 昨日誦君孺慕篇,涼風在樹聲蕭瑟。 今來識得白眉良,萬里斑衣仍素韠。 山人赤腳入軍門,將軍於我成膠漆。 半月不來人事疏,內庭突見龍駒出。 相逢一揖問姓名,貴人許結王生襪。 羨君風度似翁閒,羨君藻思如翁疾。 羨君特達能不驕,羨君文章能繼述。 雲臺事業相後先,鉅下風流難髣髴。 我在東林懶見人,疏情不覺因君密。 莫辭有約去還來,浮生相見旋相失。 升沉回首各雲泥,雲去飄飄泥滑滑。
拼音

成鷲

成鷲,俗姓方,名顓愷,字趾麟。出家後法名光鷲,字即山;後易名成鷲,字跡刪。廣東番禺人。明舉人方國驊之子。年十三補諸生。以時世苦亂,於清聖祖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自行落髮,康熙二十年稟受十戒。曾住會同縣(今瓊海)多異山海潮巖靈泉寺、香山縣(今中山)東林庵、澳門普濟禪院、廣州河南大通寺、肇慶鼎湖山慶雲寺,爲當時著名遺民僧。工詩文,一時名卿鉅公多與往還。論者謂其文源於《周易》,變化於《莊》《騷》,其詩在靈運、香山之間。年八十五圓寂於廣州。著有《楞嚴經直說》、《道德經直說》、《鼎湖山志》、《鹿湖近草》、《鹹陟堂詩文集》等。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三二八有傳。 ► 17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