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邑明府姚齊州索蠟石

· 成鷲
大通一室如斗大,芥子納山山納芥。奇峯攝入夜明簾,遠近蒐羅遍空界。 昨暮山中買石歸,朝來冷市攜雲賣。金銀生像戒慳貪,愛石成癡甘破戒。 番禺主人如水清,扁舟過我春風生。自誇有石立堂下,俯視一切殊崢嶸。 光明皎潔天下士,巉巖礧砢山中僧。山僧見說神氣爽,欲見未見心先傾。 朱門慵作曳裾客,白屋聊爲倒屣迎。緘書致語谷城叟,靜中久坐須經行。 我聞三山之下有五石,五仙騎羊成幻形。古今變化不可測,神物或復通精靈。 仙令丹砂煮將熟,一飽挾取隨登瀛。不妨過我歡十日,興盡任爾還仙城。
拼音

成鷲

成鷲,俗姓方,名顓愷,字趾麟。出家後法名光鷲,字即山;後易名成鷲,字跡刪。廣東番禺人。明舉人方國驊之子。年十三補諸生。以時世苦亂,於清聖祖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自行落髮,康熙二十年稟受十戒。曾住會同縣(今瓊海)多異山海潮巖靈泉寺、香山縣(今中山)東林庵、澳門普濟禪院、廣州河南大通寺、肇慶鼎湖山慶雲寺,爲當時著名遺民僧。工詩文,一時名卿鉅公多與往還。論者謂其文源於《周易》,變化於《莊》《騷》,其詩在靈運、香山之間。年八十五圓寂於廣州。著有《楞嚴經直說》、《道德經直說》、《鼎湖山志》、《鹿湖近草》、《鹹陟堂詩文集》等。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三二八有傳。 ► 17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