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

· 任環
九日有臺登不得,一官於我竟何爲。 病憐黃菊人千里,愁對西風酒半卮。 潮退小橋分亂水,霜嚴寒鳥擇深枝。 悠悠世路空南北,兀兀江頭且賦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九日:指重陽節,即農曆九月初九。
  • 有臺登不得:指無法登上高臺賞景。
  • 一官:指作者自己的官職。
  • 黃菊:菊花,常用來象徵秋天和重陽節。
  • 西風:秋風。
  • 酒半卮:卮(zhī),古代盛酒的器具。酒半卮指酒只喝了一半。
  • 亂水:指水面因潮退而顯得混亂。
  • 霜嚴:嚴霜,指寒冷的霜。
  • 寒鳥:指因寒冷而尋找溫暖地方的鳥。
  • 擇深枝:選擇深處的樹枝棲息。
  • 悠悠世路:世路,指人生的道路。悠悠,形容漫長或遙遠。
  • 兀兀:孤獨、靜止的樣子。
  • 江頭:江邊。

翻譯

重陽節這天,我無法登上高臺賞景,我這官職對我來說究竟有何意義? 病中憐惜着遠在千里之外的黃菊,憂愁地對着秋風,酒也只喝了一半。 潮水退去,小橋下分出混亂的水流,嚴霜之下,寒鳥選擇深處的樹枝棲息。 人生的道路漫長而遙遠,我孤獨地站在江邊,只能默默地賦詩。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在重陽節時的孤獨與憂愁。詩中,「九日有臺登不得」直接抒發了作者因病或其他原因無法登高賞景的遺憾。通過對黃菊、西風、寒鳥等意象的描繪,進一步加深了秋日的寂寥與人生的無奈。尾聯「悠悠世路空南北,兀兀江頭且賦詩」則以一種超然的態度,表達了作者對世事無常的感慨,以及在孤獨中尋求精神寄託的情懷。

任環

明山西長治人,字應乾,號復庵。嘉靖二十三年進士。歷任廣平、沙河、滑縣知縣,遷蘇州府同知。三十四年,與俞大猷破倭寇於陸涇壩、馬跡山,斬獲頗多。環與士卒同寢食,所得悉均分。將士感激,願爲用命。官至山東右參政。有《山海漫談》。 ► 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