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辭采蓮曲

· 張籍
秋江岸邊蓮子多,採蓮女兒憑船歌。 青房圓實齊戢戢,爭前競折盪漾波。 試牽綠莖下尋藕,斷處絲多刺傷手。 白練束腰袖半卷,不插玉釵妝梳淺。 船中未滿度前洲,借問誰家家住遠。 歸時共待暮潮上,自弄芙蓉還蕩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蓮子:蓮花的種子,可食用。
  • 青房:指蓮蓬,蓮花的果實。
  • 圓實:飽滿的果實。
  • 齊戢戢:形容蓮蓬密集的樣子。
  • 爭前競折:爭相採摘。
  • 蕩漾波:水波輕輕搖動的樣子。
  • 綠莖:蓮藕的莖。
  • 斷処絲多:藕斷絲連,形容藕斷後絲線很多。
  • 白練:白色的絲帶。
  • 束腰:系在腰間。
  • 袖半卷:袖子卷起一半。
  • 不插玉釵:不戴裝飾性的發釵。
  • 妝梳淺:簡單的梳妝。
  • 度前洲:渡過前麪的沙洲。
  • 暮潮:傍晚的潮水。
  • 芙蓉:荷花。
  • 蕩槳:劃槳。

繙譯

鞦天的江岸邊,蓮子結得很多,採蓮的姑娘們劃著船唱著歌。 青色的蓮蓬飽滿而密集,大家爭相採摘,水波輕輕搖動。 試著拉扯綠莖尋找蓮藕,藕斷的地方絲線很多,有時還會被刺傷手。 白色的絲帶系在腰間,袖子卷起一半,不戴玉釵,梳妝簡單。 船上還未裝滿,就渡過前麪的沙洲,問起誰家住在遠方。 廻家時一起等待傍晚的潮水,自己玩弄荷花,還劃著槳。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鞦日江邊採蓮的生動場景,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採蓮女子的勞動與生活。詩中“鞦江岸邊蓮子多”一句,即勾勒出了豐收的景象,而“採蓮女兒憑船歌”則增添了歡快的氛圍。後文通過對蓮蓬、蓮藕的描寫,以及女子們的裝束和動作,展現了她們的勤勞和樸素。結尾的“歸時共待暮潮上,自弄芙蓉還蕩槳”則表現了她們對自然美景的享受和生活的愜意。整首詩語言清新,意境優美,充滿了田園生活的詩意。

張籍

張籍

張籍,字文昌,唐代詩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人。郡望蘇州吳(今江蘇蘇州),漢族,先世移居和州,遂爲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爲韓門大弟子,其樂府詩與王建齊名,並稱“張王樂府”,著名詩篇有《塞下曲》《徵婦怨》《採蓮曲》《江南曲》《秋思》等。 ► 444篇诗文

張籍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