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高秋:深秋。
- 蕭條:冷落寂寞,這裏形容心境。
- 轉(zhuǎn):更加,越發。
- 憐:憐惜,疼愛 。
- 閒事:無關緊要的事。
- 祗(zhī):僅僅,只。
翻譯
在這深秋的傍晚獨自坐着,清冷孤寂的氛圍讓思緒飄向遠方。家裏貧窮常常害怕有客人來訪,人到老年越發憐惜兒女。世間種種不過都是些閒事罷了,人這一生又能有多少時光呢。我向來有着懶散疏放的性情,恐怕也只有僧人才瞭解我吧 。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晚秋閒居時的心境。首聯通過「獨坐」「高秋晚」「蕭條」營造出靜謐又略帶淒涼的氛圍,爲全詩定下深沉的基調,引出遙遠的思緒。頷聯「家貧常畏客,身老轉憐兒」,從生活中的兩個細節,細膩地刻畫了詩人的複雜心境,生活的窘迫讓他對來客心生畏懼,而年老體弱又使他更疼愛兒女,情感真摯動人。頸聯由眼前生活拓展到對人生的思考,詩人感慨世間諸事大多是無關緊要的閒事,而人生時光有限 ,流露出一種對人生的珍惜與無奈。尾聯「從來疏懶性,應祗有僧知」,以一種自我調侃又略帶寂寞的口吻,表明自己疏懶的性情只有僧人能懂,進一步烘托出詩人內心的寂寥孤獨,同時也透露出他超脫世俗的心境。整首詩語言質樸自然,情感真切,寥寥數語就將人生的諸多感慨展現得淋漓盡致。

張籍
張籍,字文昌,唐代詩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人。郡望蘇州吳(今江蘇蘇州),漢族,先世移居和州,遂爲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爲韓門大弟子,其樂府詩與王建齊名,並稱“張王樂府”,著名詩篇有《塞下曲》《徵婦怨》《採蓮曲》《江南曲》《秋思》等。
► 444篇诗文
張籍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辛丑季秋大饗明堂中書宿齋 》 —— [ 宋 ] 韓琦
- 《 七年九月,自廣陵召還,復館於浴室東堂。八年六月,乞會稽,將去,汶公乞詩,乃複用前韻三首 》 —— [ 宋 ] 蘇軾
- 《 秋杪樑淨友過訪鏡園忽易黃姓將入羅浮 》 —— [ 明 ] 鄧雲霄
- 《 秋杪歸覲建隆本師晤臞庵先生 》 —— [ 清 ] 超普
- 《 奉和常舍人 》 —— [ 唐 ] 司空曙
- 《 暮秋六首 》 —— [ 宋 ] 陸游
- 《 晚秋遊中溪四首 》 —— [ 元 ] 戴表元
- 《 九月閉關謝筆硯而千里故人訊問不絕又多以詩及者遂成此二律志苦且代荅 》 —— [ 明 ] 王世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