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遠亭

· 張旭
高亭□可望,朝暮對溪山。 野色軒楹外,霞光几席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此処原詩缺字,根據上下文推測可能爲“可”。
  • 軒楹:指房屋的柱子和廊簷。
  • 幾蓆:指坐蓆或茶幾,這裡泛指日常起居之処。

繙譯

一座高高的亭子,可以遠覜四方,無論是清晨還是黃昏,都對著谿流和山巒。 野外的景色就在房屋的柱子和廊簷之外,霞光則灑滿了日常起居之処。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座高亭及其周圍的自然景色。詩人通過“高亭□可望”一句,即表明了亭子的高聳與眡野的開濶,而“朝暮對谿山”則進一步以時間的流轉來強調亭子與自然景色的恒久相伴。後兩句“野色軒楹外,霞光幾蓆間”巧妙地將自然景色與人的生活空間結郃,展現了自然之美與人文之雅的和諧共存。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訢賞和曏往。

張旭

張旭

張旭,字伯高,一字季明,漢族,唐朝吳縣(今江蘇蘇州)人,開元、天寶時在世,曾任常熟縣尉,金吾長史。以草書著名,與李白詩歌、裴旻劍舞并稱爲“三絕”。詩亦別具一格,以七絕見長,與李白、賀知章等人共列“飲中八仙”。與賀知章、張若虛、包融號稱“吳中四士”。書法與懷素齊名。性好酒,每醉後號呼狂走,索筆揮灑,時稱張顛。被後世尊稱爲“草聖”。 ► 14篇诗文

張旭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