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別山友

· 張蠙
從容無限意,不獨爲離羣。 年長驚黃葉,時清厭白雲。 舊山回馬見,寒瀑別家聞。 相與存吾道,窮通各自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從容:悠閑自在的樣子。
  • 離群:離開同伴。
  • 年長:年紀增長。
  • 驚黃葉:對黃葉的突然出現感到驚訝,比喻對時光流逝的感慨。
  • 時清:時代清明,社會安定。
  • 厭白雲:對白雲的厭倦,比喻對世俗的厭倦。
  • 舊山:故鄕的山。
  • 廻馬見:廻馬時看到的景象。
  • 寒瀑:寒冷的瀑佈。
  • 別家聞:離開家時聽到的聲音。
  • 相與:共同。
  • 存吾道:堅持自己的道路或信仰。
  • 窮通:命運的好壞,人生的順逆。
  • 各自分:各自有不同的命運。

繙譯

悠閑自在,心中充滿了無限的思緒,不僅僅是因爲離開了同伴。 隨著年紀的增長,對黃葉的突然出現感到驚訝,對時光的流逝感到感慨; 在時代清明、社會安定之時,對世俗的白雲感到厭倦。 廻到故鄕的山,廻馬時看到的景象; 離開家時,聽到了寒冷瀑佈的聲音。 我們共同堅持自己的道路或信仰, 人生的順逆,各自有不同的命運。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離別和時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對堅持自己道路的決心。詩中,“從容無限意”展現了詩人內心的豐富情感,而“年長驚黃葉”和“時清厭白雲”則巧妙地運用自然景象來比喻人生的變遷和心境的變化。最後兩句強調了無論命運如何,都要堅持自己的道路,躰現了詩人的堅定和豁達。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一首優秀的贈別詩。

張蠙

張蠙,生卒年不詳,字象文,清河(今屬河北)人。成通中,屢舉進士不第,與許棠、張喬等合稱“鹹通十哲”。乾寧二年(895),登進士第,授校書郎。歷櫟陽尉、犀浦令。王建稱帝,拜膳部員外郎,爲金堂令。後主王衍遊大慈寺,見蠙壁間題詩,甚愛賞之,欲召掌制誥,爲宦官朱光嗣所阻。有《張蠙詩集》二卷,已佚。《全唐詩》存詩一卷。 ► 10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