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夕望月

清迥江城月,流光萬里同。 所思如夢裏,相望在庭中。 皎潔青苔露,蕭條黃葉風。 含情不得語,頻使桂華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清迥(jiǒng):清澈遙遠。
  • 流光:指月光。
  • 皎潔:明亮潔白。
  • 青苔露:露水沾溼了青苔。
  • 蕭條:形容景象淒涼。
  • 黃葉風:秋風中黃葉飄落。
  • 桂華:指月亮,古代傳說月中有桂樹。

翻譯

清澈遙遠的江城月光,照耀着萬里之外同樣的光芒。 思念之情如同夢中一般,彼此相望於庭院之中。 明亮的露水沾溼了青苔,秋風中黃葉飄落顯得淒涼。 心中滿懷情感卻無法言說,只能讓月光空自照耀。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秋夜江城月下的靜謐與思念。詩中,「清迥江城月,流光萬里同」展現了月光的遼闊與清冷,而「所思如夢裏,相望在庭中」則表達了深深的思念之情。後兩句通過對「皎潔青苔露」和「蕭條黃葉風」的描寫,進一步以景生情,抒發了內心的孤寂與無奈。結尾的「含情不得語,頻使桂華空」更是將情感推向高潮,表達了無法言說的深情與對月光的無限留戀。

張九齡

張九齡

張九齡,唐開元尚書丞相,詩人。字子壽,一名博物,漢族,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市)人。長安年間進士。官至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後罷相,爲荊州長史。詩風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膽識、有遠見的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詩人、名相。他忠耿盡職,秉公守則,直言敢諫,選賢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趨炎附勢,敢與惡勢力作鬥爭,爲“開元之治”作出了積極貢獻。他的五言古詩,以素練質樸的語言,寄託深遠的人生慨望,對掃除唐初所沿習的六朝綺靡詩風,貢獻尤大,被譽爲“嶺南第一人”。 ► 21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