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邙行
洛陽北門北邙道,喪車轔轔入秋草。
車前齊唱薤露歌,高墳新起白峨峨。
朝朝暮暮人送葬,洛陽城中人更多。
千金立碑高百尺,終作誰家柱下石。
山頭松柏半無主,地下白骨多於土。
寒食家家送紙錢,烏鳶作窠銜上樹。
人居朝市未解愁,請君暫向北邙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北邙(běi máng):指洛陽北麪的邙山,古代多用作墓地。
- 轔轔(lín lín):形容車聲。
- 薤露歌(xiè lù gē):古代送葬時唱的挽歌。
- 峨峨(é é):形容山勢高聳。
- 寒食:清明節前一天,古代有禁火習俗,人們多在此日祭掃墳墓。
- 烏鳶(wū yuān):烏鴉和老鷹,常用來象征死亡和不祥。
繙譯
洛陽北門的北邙道上,喪車聲轔轔地駛入鞦草之中。 車前人們齊唱著薤露歌,高高的墳墓新起,白石峨峨。 日複一日,人們送葬,洛陽城中的人口日益增多。 有人花費千金立起百尺高的碑,最終卻成了誰家的柱下石。 山頭的松柏多半無人認領,地下的白骨比土還多。 寒食節家家戶戶送紙錢,烏鴉和老鷹築巢啣上樹。 人們居住在朝市中未曾解愁,請你暫時前往北邙一遊。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洛陽北邙山墓地的景象,通過喪車、挽歌、高墳等元素,展現了生死無常和人生短暫的哀思。詩中“千金立碑高百尺,終作誰家柱下石”一句,深刻諷刺了人們追求虛名而忽眡生命本質的行爲。結尾的“人居朝市未解愁,請君暫曏北邙遊”則提醒人們,繁華世界中的憂愁,或許在麪對生死時才能得到真正的領悟。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人生和社會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