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五首

朔雪飄飄開雁門,平沙歷亂卷蓬根。 功名恥計擒生數,直斬樓蘭報國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朔雪:北方的雪。朔(shuò),北方。
  • 雁門:古代關隘名,位於今山西省北部,是古代重要的軍事要塞。
  • 平沙:平坦的沙地。
  • 歷亂:淩亂,無序。
  • 卷蓬根:卷起蓬草的根部,形容風大。
  • 擒生:活捉敵人。
  • 樓蘭:古代西域國名,這裡泛指邊疆的敵對勢力。
  • 報國恩:報答國家的恩情。

繙譯

北方的雪飄飄灑灑,開啓了雁門關的景象,平坦的沙地上,風卷起了蓬草的根部,一片淩亂。以計算擒獲敵人的數量來追求功名,我感到羞恥,我衹想直擣樓蘭,以此來報答國家的恩情。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邊塞的荒涼景象,通過“朔雪”、“平沙”等自然元素,展現了邊疆的艱苦環境。詩中“功名恥計擒生數”一句,表達了詩人對於功名的淡漠態度,認爲單純追求擒敵數量是可恥的。最後一句“直斬樓蘭報國恩”則躰現了詩人的報國之志,願意爲國家的安甯不惜一切代價。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堅定的愛國情懷和對於功名的獨特見解。

張仲素

張仲素

唐代詩人,字繪之,符離(今安徽宿州)人,郡望河間鄚縣(今河北任丘)。貞元十四年(798)進士,又中博學宏詞科,爲武寧軍從事,元和間,任司勳員外郎,又從禮部郎中充任翰林學士,遷中書舍人。張仲素擅長樂府詩,善寫思婦心情。如"嫋嫋城邊柳,青青陌上桑。提籠忘採葉,昨夜夢漁陽"(《春閨思》),"夢裏分明見關塞,不知何路向金微"(《秋閨思》),刻畫細膩,委婉動人。其他如《塞下曲》等,語言慷慨,意氣昂揚,歌頌了邊防將士的戰鬥精神。 ► 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