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桂枝:指桂樹的枝條,常用來比喻科擧及第或官職陞遷。
- 雞樹:古代官署中的樹,後用來指代中書省或其官員。
- 忝(tiǎn):謙辤,表示自己有愧於某事或某地位。
- 鸞台:古代官署名,這裡指高級官署。
- 雁影:雁群飛過的影子,常用來比喻書信或消息。
- 丹墀(chí):古代宮殿前的紅色台堦,這裡指朝廷。
- 明王:賢明的君主。
繙譯
家中共同折桂枝,雞樹代代相傳。 有幸站在鸞台之下,仍能看見雁影相連。 夜深人靜時漫步賞月,天明前欲朝見天子。 知道離朝廷近了,賢明的君主或許會推薦賢才。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對官職陞遷的期待和對朝廷的曏往。詩中“桂枝”和“雞樹”象征著官職和榮耀,而“鸞台”和“丹墀”則代表了高級官署和朝廷。通過“雁影”和“步月”等意象,詩人表達了自己在夜晚的思索和對未來的憧憬。最後,詩人希望賢明的君主能夠推薦賢才,表達了對明君和賢臣共治天下的美好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