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別

· 許渾
眼前迎送不曾休,相續輪蹄似水流。 門外若無南北路,人間應免別離愁。 蘇秦六印歸何日,潘岳雙毛去值秋。 莫怪分襟銜淚語,十年耕釣憶滄洲。
拼音

注釋

作者一說爲杜牧。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相續:連續不斷。
  • 輪蹄:車輪和馬蹄,代指車輛和馬匹。
  • 蘇秦:戰國時期的著名縱橫家,曾佩戴六國相印。
  • 六印:指蘇秦佩戴的六國相印,象徵權力和地位。
  • 潘岳:西晉文學家,其《秋興賦》中有「雙毛」之句,形容秋天的景象。
  • 雙毛:指潘岳《秋興賦》中的「雙毛」,意指秋天的景象。
  • 分襟:分別時的心緒。
  • 銜淚:含淚。
  • 耕釣:耕田和釣魚,指隱居生活。
  • 滄洲:水邊,指隱居的地方。

翻譯

眼前的迎來送往從未停止,車馬連續不斷如同水流。 如果門外沒有通往南北的道路,人間或許能免去離別的憂愁。 蘇秦何時能帶着六國相印歸來,潘岳在秋天離去時雙毛飄揚。 不要驚訝分別時含淚的話語,十年來我耕田釣魚,回憶着那水邊的隱居生活。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繁忙的迎來送往場景,表達了詩人對離別之苦的深刻感受。詩中「門外若無南北路,人間應免別離愁」一句,巧妙地運用假設,抒發了對離別不可避免的無奈。後文通過提及蘇秦和潘岳的歷史典故,進一步以象徵和比喻的手法,加深了離別時的哀愁。結尾的「十年耕釣憶滄洲」則透露出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和對過去寧靜生活的懷念。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人生離別的深刻洞察和感慨。

許渾

許渾

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詩人,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人。晚唐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詩,專攻律體;題材以懷古、田園詩為佳,藝術則以偶對整密、詩律純熟為特色。唯詩中多描寫水、雨之景,後人擬之與詩聖杜甫齊名,並以「許渾千首詩,杜甫一生愁」評價之。成年後移家京口(今江蘇鎮江)丁卯澗,以丁卯名其詩集,後人因稱「許丁卯」。許詩誤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陽城東樓》。 ► 5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