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萬仞:形容極高或極深。仞,古代長度單位,一仞等於周尺八尺或七尺。周尺一尺約合二十三釐米。
- 寒聲:寒冷的聲音。
- 石牀:石頭牀。
翻譯
極高的冰崖峭壁折斷了,寒冷的聲音投入到白雲之中。光芒搖曳使得山月好像要墜落下來,我是在石牀上聽到這一切的。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瀑布冰折的壯觀景象和獨特氛圍。「萬仞冰峭折」從視覺上體現了冰崖的高聳險峻和冰折的震撼,「寒聲投白雲」從聽覺上渲染出清冷的意境。「光搖山月墮」則通過光影的變化表現出一種奇妙的動態感,給人無限遐想。最後一句說明詩人所處位置,從側面反映出他對這一景象的專注傾聽。整首詩營造了一種清冷、寂靜而又充滿奇幻色彩的氛圍,讓讀者彷彿身臨其境,感受到大自然的雄偉與神祕。

馬戴
馬戴,字虞臣,定州曲陽(今河北省曲陽縣)人。晚唐詩人、官員。早年屢試不第,武宗會昌四年(844年)始中進士,同榜有項斯、趙嘏。大中元年(847年),太原李司空闢掌書記,後以正言被斥爲龍陽(今湖南省漢壽縣)尉。終太學博士。曾隱居華山,並遨遊邊關。鹹通年間,應闢佐大同軍幕府,與賈島、許棠相唱答。鹹通七年(867年),擢拔爲國子、太常博士。工於詩,葉矯然稱:“晚唐之馬戴,盛唐之摩詰也。”楊慎稱其《楚江懷古》“猿啼洞庭樹,人在木蘭舟”一聯,謂“雖柳吳興(柳惲)無以過也”。紀昀認爲“晚唐詩人,馬戴骨格最高”。鹹通九年(869年),病卒於太常博士任上。有《會昌進士詩集》1卷,《補遺》1卷。
► 17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