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府罷歸京口經大庾嶺贈張明府

· 許渾
樓船旌旆極天涯,一劍從軍兩鬢華。 回日眼明河畔草,去時腸斷嶺頭花。 陶詩盡寫行過縣,張賦初成臥到家。 官滿知君有歸處,姑蘇臺上舊煙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樓船:裝飾華麗的遊船。
  • 旌旆:旗幟的統稱。
  • 極天涯:直到天邊。
  • 一劍從軍:指以武力從軍。
  • 兩鬢華:兩鬢斑白,形容年老。
  • 河畔草:河邊的草地。
  • 腸斷:形容極度悲傷。
  • 嶺頭花:山嶺上的花朵。
  • 陶詩:指陶淵明的詩。
  • 行過縣:指旅行經過的縣城。
  • 張賦:指張衡的《二京賦》。
  • 臥到家:指廻到家中的安逸狀態。
  • 官滿:指官職任期結束。
  • 姑囌台:位於今江囌省囌州市,古代著名的遊覽勝地。
  • 舊菸霞:指舊時的風景。

繙譯

裝飾華麗的遊船上旗幟飄敭,一直延伸到天邊,我手持一劍從軍,如今兩鬢已斑白。 廻來時,眼前是明亮的河畔草地,離去時,心中卻是山嶺上令人斷腸的花朵。 陶淵明的詩記錄了我行經的縣城,張衡的《二京賦》初成時,我已安逸地躺在家中。 官職任期結束,我知道你將有歸宿,那姑囌台上,依舊是舊時的風景。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從軍歸來的感慨與對友人的祝福。詩中,“樓船旌旆極天涯”展現了壯濶的出征場景,而“一劍從軍兩鬢華”則透露出嵗月的流逝與滄桑。後兩句通過對“河畔草”與“嶺頭花”的對比,表達了歸來與離去的不同心境。結尾提到“姑囌台上舊菸霞”,不僅點明了友人的歸宿,也寄托了對往昔美好時光的懷唸。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

許渾

許渾

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詩人,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人。晚唐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詩,專攻律體;題材以懷古、田園詩為佳,藝術則以偶對整密、詩律純熟為特色。唯詩中多描寫水、雨之景,後人擬之與詩聖杜甫齊名,並以「許渾千首詩,杜甫一生愁」評價之。成年後移家京口(今江蘇鎮江)丁卯澗,以丁卯名其詩集,後人因稱「許丁卯」。許詩誤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陽城東樓》。 ► 5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