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陰阻風寄呈楚州韋中丞

· 許渾
垂釣京江欲白頭,江魚堪釣卻西遊。 劉伶臺下稻花晚,韓信廟前楓葉秋。 淮月未明先倚檻,海雲初起更維舟。 河橋有酒無人醉,獨上高城望庾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淮陰:地名,今江蘇淮安市淮陰區。
  • 阻風:因風受阻。
  • 韋中丞:指當時的楚州刺史韋某,中丞是官職名。
  • 京江:指長江。
  • 劉伶臺:劉伶是西晉時期的文學家,臺指其墓地。
  • 韓信廟:韓信是漢初名將,廟指其紀念祠。
  • 淮月:指淮河上的月亮。
  • 海雲:指遠處海面上的雲。
  • 維舟:系船停泊。
  • 河橋:河上的橋樑。
  • 庾樓:樓名,庾信是南北朝時期的文學家,樓以他命名。

翻譯

在京江邊垂釣,眼看就要白頭,江中的魚兒可釣,我卻向西遊走。 劉伶臺下的稻花已晚,韓信廟前的楓葉正秋。 淮河上的月亮還未完全升起,我已倚着欄杆等待,遠處的海雲初起,我便系舟停泊。 河橋上有酒,卻無人與我共醉,獨自登上高城,遠望庾樓。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淮陰因風受阻時的所見所感。詩中通過對京江、劉伶臺、韓信廟等地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往昔的懷念和對現實的感慨。詩人在江邊垂釣,卻心向西遊,表達了一種對遠方的嚮往和對現狀的不滿。後兩句通過對淮月、海雲的描寫,進一步以景抒情,表達了詩人孤獨、寂寞的心境。最後兩句「河橋有酒無人醉,獨上高城望庾樓」更是深刻地抒發了詩人的孤獨與無奈。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許渾詩歌的獨特魅力。

許渾

許渾

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詩人,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人。晚唐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詩,專攻律體;題材以懷古、田園詩為佳,藝術則以偶對整密、詩律純熟為特色。唯詩中多描寫水、雨之景,後人擬之與詩聖杜甫齊名,並以「許渾千首詩,杜甫一生愁」評價之。成年後移家京口(今江蘇鎮江)丁卯澗,以丁卯名其詩集,後人因稱「許丁卯」。許詩誤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陽城東樓》。 ► 5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