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漢逸人傳二首

· 張謂
龐公南郡人,家在襄陽裏。 何處偏來往,襄陽東陂是。 誓將業田種,終得保妻子。 何言二千石,乃欲勸吾仕。 鸛鵲巢茂林,黿鼉穴深水。 萬物從所欲,吾心亦如此。 不見鹿門山,朝朝白雲起。 採藥復採樵,優遊終暮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龐公:指東漢末年的隱士龐德公。
  • 南郡:古代地名,今湖北省江陵縣一帶。
  • 襄陽:古代地名,今湖北省襄陽市。
  • 東陂:東邊的山坡。
  • 業田種:專心耕種。
  • 二千石:古代官吏的俸祿,這裏指高官厚祿。
  • :做官。
  • 鸛鵲:一種鳥類。
  • 黿鼉:指大龜和鱷魚。
  • 從所欲:隨心所欲。
  • 鹿門山:山名,位於今湖北省襄陽市。
  • 採樵:砍柴。
  • 優遊:悠閒自得。
  • 終暮齒:晚年。

翻譯

龐公是南郡人,家住在襄陽。 他常去的地方,就是襄陽的東山坡。 他發誓要專心耕種,最終保全了妻子和兒女。 爲何提到二千石的俸祿,就想勸我去做官呢? 鸛鵲在茂密的樹林中築巢,黿鼉在深水中打洞。 萬物都隨心所欲,我的心也是如此。 看不到鹿門山,但每天都有白雲升起。 採藥和砍柴,悠閒地度過晚年。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述龐公的生活態度和選擇,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世俗官場的拒絕。詩中,「業田種」與「二千石」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龐公對簡樸生活的堅守和對權勢的淡漠。後半部分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進一步強調了詩人追求自由、隨遇而安的心境。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高潔的情操和超脫的境界。

張謂

張謂(生卒年不詳),字正言,河內(今河南沁陽市)人,唐朝詩人,《早梅》的作者,排行十四,唐代。天寶二年登進士第,約十三、四載,入安西節度副大使封常清幕,參預謀劃有功。肅宗乾元元年(758)爲尚書郎,出使夏口,與故友李白相遇。代宗永泰初,在淮南田神功幕中任軍職。乾元中爲尚書郎,大曆二、三年任潭州刺史,與詩人元結有交往,後入朝爲太子左庶子,六年(771)冬,任禮部侍郎,典七、八、九年貢舉,時人稱其能“妙選彥才”,復知東都舉。其詩辭精意深,講究格律,詩風清正,多飲宴送別之作。代表作有《早梅》《邵陵作》《送裴侍御歸上都》等,其中以《早梅》爲最著名。 ► 4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