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䆗窱 (yǎo tiǎo):深遠的樣子。
- 舂容 (chōng róng):形容聲音宏大響亮。
- 晃盪 (huàng dàng):搖擺不定。
- 本際 (běn jì):佛教術語,指事物的根本或起源。
- 生滅 (shēng miè):佛教術語,指事物的產生和消亡。
翻譯
夜晚躺下時聽到夜鐘聲,夜深人靜時山中的鐘聲更加響亮。 寒風中的霜氣吹拂着寒冷的月光,月光深邃地照在空曠的山谷之上。 前一刻的鐘聲宏大而響亮,後一刻的鐘聲又搖擺不定。 聽起來彷彿可以看見鐘聲的形狀,但尋找時卻沒有任何形象。 這讓我深信事物的根本是空無的,只是徒勞地掛念着它們的產生和消亡。
賞析
這首詩通過夜晚山中鐘聲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生命和存在的深刻思考。詩中,「夜臥聞夜鍾」一句,即以夜晚的靜謐爲背景,突出了鐘聲的響亮和深遠。後文通過「霜風吹寒月」等自然景象的描繪,增強了詩歌的意境和氛圍。最後,詩人通過對鐘聲的感受,引出了對生命本質的哲思,表達了佛教中「空」和「生滅」的觀念,體現了詩人對生命無常和空虛的深刻認識。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富有哲理意味。

張說
唐河南洛陽人,先世范陽人,居河東,字道濟,一字說之。武則天時應詔對策乙等,授太子校書。中宗時爲黃門侍郎。睿宗時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勸睿宗以太子李隆基監國。玄宗開元初任中書令,封燕國公。後歷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兼朔方軍節度使,奏罷邊兵二十餘萬,又以府兵多逃亡,奏罷當番衛士,招募壯士以充宿衛。再兼中書令,又爲修書使,知麗正書院事。長於文辭,朝廷重要文件多出其手,與許國公蘇頲並稱“燕許大手筆”。爲李林甫所擠,罷相。卒諡文貞。有集。
► 352篇诗文
張說的其他作品
- 《 雜曲歌辭舞馬詞 》 —— [ 唐 ] 張說
- 《 嶽州夜坐 》 —— [ 唐 ] 張說
- 《 三月三日定昆池奉和蕭令得潭字韻 》 —— [ 唐 ] 張說
- 《 雜曲歌辭破陣樂 》 —— [ 唐 ] 張說
- 《 五君詠五首魏齊公元忠 》 —— [ 唐 ] 張說
- 《 贈工部尚書馮公輓歌三首 》 —— [ 唐 ] 張說
- 《 嶽州宴別潭州王熊二首 》 —— [ 唐 ] 張說
- 《 奉酬韋祭酒嗣立偶遊龍門北溪忽懷驪山別業呈諸留守之作 》 —— [ 唐 ] 張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