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現今北京市。
- **** 蕭瑟 (xiāo sè):形容風吹樹木的聲音,這裏借指風雨聲。
- 高堂宴:在高大的廳堂舉辦宴會 。
- 遲暮心:因年老而產生的傷感之情。
- 笳音:胡笳吹奏的聲音。胡笳是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種吹奏樂器。
翻譯
寒冷的夜風吹着雨水,風雨聲在寒林中瑟瑟作響。此時正舉行一場盛大的高堂宴會,讓我暫時忘卻了因年歲漸長而產生的傷感。在軍隊中適宜舞劍助興,在塞上更加看重胡笳那慷慨激昂的樂音。若不做這偏遠邊城的將領,又怎能體會到皇帝的恩遇是如此深厚呢 。
賞析
這首詩描述了詩人在幽州邊塞舉行宴會的情景。開篇「涼風吹夜雨,蕭瑟動寒林」通過對風雨交加、寒林呼嘯的描寫,營造出一種淒涼、蕭瑟的氛圍,爲全詩定下基調。「正有高堂宴,能忘遲暮心」,在這艱苦的環境中舉行宴會,詩人暫時忘卻了衰老的憂愁。「軍中宜劍舞,塞上重笳音」,軍中舞劍顯示出豪邁英武的氣概,塞上的胡笳之音則增添了邊塞的悲涼氣息。尾聯「不作邊城將,誰知恩遇深」點明主題,詩人在看似平靜的敘述中,實則表達出對朝廷恩遇的感激之情,同時也略帶一種仕途的感慨,在宴樂中仍然流露出一種潛藏的憂慮和複雜的心境,全詩情感真摯,意境開闊,兼具雄渾與深沉之美。

張說
唐河南洛陽人,先世范陽人,居河東,字道濟,一字說之。武則天時應詔對策乙等,授太子校書。中宗時爲黃門侍郎。睿宗時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勸睿宗以太子李隆基監國。玄宗開元初任中書令,封燕國公。後歷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兼朔方軍節度使,奏罷邊兵二十餘萬,又以府兵多逃亡,奏罷當番衛士,招募壯士以充宿衛。再兼中書令,又爲修書使,知麗正書院事。長於文辭,朝廷重要文件多出其手,與許國公蘇頲並稱“燕許大手筆”。爲李林甫所擠,罷相。卒諡文貞。有集。
► 3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