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泛舟得遲字

· 張登
令節推元巳,天涯喜有期。 初筵臨泛地,舊俗祓禳時。 枉渚潮新上,殘春日正遲。 竹枝遊女曲,桃葉渡江詞。 風鷁今方退,沙鷗亦未疑。 且同山簡醉,倒載莫褰帷。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所属合集

#上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上巳(shàng sì):古代節日,即農曆三月初三,人們在這一天會舉行祓禳等儀式,以祈求健康和平安。
  • 令節:美好的節日。
  • :推崇,慶祝。
  • 元巳:即上巳節。
  • 初筵:初次設宴。
  • 臨泛地:指在水邊舉行的宴會或活動。
  • 祓禳(fú ráng):古代一種除災求福的祭祀。
  • 枉渚:彎曲的水邊。
  • 竹枝:古代一種民間歌曲形式。
  • 桃葉:古代歌曲名,也指渡口。
  • 風鷁:古代傳說中的一種能御風的神鳥。
  • 山簡:指山中的簡樸生活。
  • 倒載:形容醉酒後的狀態。
  • 褰帷(qiān wéi):揭起車帷。

翻譯

在推崇的上巳節,我欣喜地期待着與天涯的朋友們相聚。初次在水邊設宴,這是我們遵循的古老習俗,舉行祓禳儀式的時刻。彎曲的水邊迎來了新漲的潮水,春日的陽光正緩緩西斜。遊女們唱着竹枝歌,渡口邊傳來桃葉詞的旋律。風中的神鳥剛剛退去,沙鷗也未曾起疑。我們且像山中簡樸的生活一樣,盡情暢飲,醉倒時不必揭起車帷。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上巳節的熱鬧場景和詩人的愉悅心情。詩中通過「初筵臨泛地」和「舊俗祓禳時」等句,展現了節日的傳統習俗和人們的歡樂氣氛。後文以「枉渚潮新上」和「殘春日正遲」等自然景象,增添了詩意的深遠和時光的流轉感。結尾的「且同山簡醉,倒載莫褰帷」則表達了詩人對簡樸生活的嚮往和與友共醉的愜意。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和諧,充滿了節日的歡樂和對自然美景的讚美。

張登

唐鄧州南陽人。排行九。德宗建中元年,爲轉運從事。歷監察御史。貞元初,任河南士曹參軍,又以殿中侍御史知江淮轉運鹽鐵院事。十年,任漳州刺史。十七年,坐公事受劾,卒獄中。工詩文,尤長於小賦,甚爲權德輿所稱。 ► 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