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潺湲(chán yuán):水流緩慢的樣子。
- 濯纓(zhuó yīng):洗滌帽帶,比喻超脫世俗,操守高潔。
- 鳥散:鳥兒飛散。
- 千巖:形容山岩衆多。
- 曙:黎明。
- 蜂來:蜜蜂飛來。
- 一徑:一條小路。
- 芝術(zhī shù):指仙草和道術,比喻高潔的生活或修行。
- 磻溪(pán xī):地名,相傳爲周朝隱士姜子牙垂釣之處。
- 叟(sǒu):老人。
- 罷隱淪:放棄隱居生活。
翻譯
門前環繞着緩緩流動的水,我未曾洗滌帽帶上的塵埃。 鳥兒飛散在衆多山岩之間,迎來黎明的曙光,蜜蜂飛來,一條小路迎來了春天。 杉樹和松樹依然等待着客人,仙草和道術不求於人。 我寧願學習磻溪的老人,在逢時之際放棄隱居的生活。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元處士幽居的寧靜景象,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和對世俗的超脫。詩中「潺湲繞門水」和「鳥散千巖曙」等句,以生動的意象展現了幽居的清幽與寧靜。後兩句則通過「杉鬆還待客」和「芝術不求人」表達了隱士的高潔與自足。結尾的「寧學磻溪叟,逢時罷隱淪」則體現了詩人對適時而動、順應時勢的隱士態度的讚賞。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