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溟

· 許渾
萬里不辭勞,寒裝疊縕袍。 停車山店雨,掛席海門濤。 鷹勢暮偏急,鶴聲秋更高。 知君北邙路,留劍泣黃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緼袍(yùn páo):用亂麻襯在裡麪的袍子,古時爲貧者所服。
  • 掛蓆:指敭帆行船。
  • 海門:海口,內河通海之処。
  • 北邙(běi máng):山名,在今河南省洛陽市北,漢魏時多葬地。
  • 黃蒿(huáng hāo):黃色的蒿草,也泛指襍草。

繙譯

不辤萬裡辛勞,身著厚重的寒衣。 停車在山間小店避雨,敭帆於海口迎擊波濤。 黃昏時分鷹擊長空更顯急迫,鞦日裡鶴鳴聲聲更顯高遠。 知道你將前往北邙山的路途,畱下寶劍在黃蒿間哭泣。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送別友人李溟的深情。詩中,“萬裡不辤勞”展現了李溟不畏艱辛的決心,“寒裝曡緼袍”則形象地描繪了他的行裝。後兩句通過自然景象的描繪,傳達了旅途的艱辛與不易。最後兩句以“畱劍泣黃蒿”作結,寓意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友人離去的不捨與憂慮,同時也暗示了友人此行的艱險與未知。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一首優秀的送別詩。

許渾

許渾

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詩人,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人。晚唐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詩,專攻律體;題材以懷古、田園詩為佳,藝術則以偶對整密、詩律純熟為特色。唯詩中多描寫水、雨之景,後人擬之與詩聖杜甫齊名,並以「許渾千首詩,杜甫一生愁」評價之。成年後移家京口(今江蘇鎮江)丁卯澗,以丁卯名其詩集,後人因稱「許丁卯」。許詩誤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陽城東樓》。 ► 5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