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園

· 許渾
三惑沈身是此園,古藤荒草野禽喧。 二十四友一朝盡,愛妾墜樓何足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三惑:指貪、嗔、癡三種煩惱。
  • 沈身:沉溺於。
  • 二十四友:指晉代石崇的賓客,他們常在金谷園聚會。
  • 愛妾:指石崇的愛妾綠珠,因不願被權貴奪走而跳樓自盡。

翻譯

在這個園子裏,人們沉溺於貪、嗔、癡三種煩惱,古老的藤蔓和荒草間,野鳥喧鬧。 曾經聚集的二十四位友人一朝之間全都散去,石崇的愛妾綠珠跳樓自盡,這樣的悲劇又何足掛齒。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金谷園的荒涼景象,反映了人世的無常和繁華的虛幻。詩中「三惑沈身」揭示了人性的弱點,而「古藤荒草野禽喧」則進一步以自然景象的荒涼來象徵人世的變遷。後兩句通過對比昔日繁華與今日淒涼,表達了對世事無常的深刻感慨。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透露出詩人對人生和社會的深刻洞察。

許渾

許渾

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詩人,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人。晚唐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詩,專攻律體;題材以懷古、田園詩為佳,藝術則以偶對整密、詩律純熟為特色。唯詩中多描寫水、雨之景,後人擬之與詩聖杜甫齊名,並以「許渾千首詩,杜甫一生愁」評價之。成年後移家京口(今江蘇鎮江)丁卯澗,以丁卯名其詩集,後人因稱「許丁卯」。許詩誤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陽城東樓》。 ► 5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