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寺感事貽同志

· 許渾
雲蔽長安路更賒,獨隨漁艇老天涯。 青山盡日尋黃絹,滄海經年夢絳紗。 雪憤有期心自壯,報恩無處發先華。 東堂舊侶勤書劍,同出膺門是一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shē):遠。
  • 漁艇:漁船。
  • 黃絹:黃色的細絹,比喻青山。
  • 絳紗:紅色的紗帳,比喻夢境。
  • 膺門:指官署的門,這裡指同僚。

繙譯

雲霧遮蔽了通往長安的道路,顯得更加遙遠,我獨自一人隨著漁船漂泊在天涯海角。整日裡,我在青山間尋找那黃色的細絹,而滄海桑田的變遷讓我在夢中常常想起那紅色的紗帳。我心中懷有雪恥的決心,這讓我感到自己的心志更加堅定;雖然報恩的地方無処可尋,但我的頭發已經先於年華而斑白。在東堂與我一同學習劍術和書法的舊友們,我們都曾一同走出官署的大門,我們就像一家人一樣。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孤獨漂泊的生活狀態,以及對過去同僚和學習時光的懷唸。詩中,“雲蔽長安路更賒”一句,既表達了詩人對長安的曏往,又暗示了現實的艱難。後文通過對青山、黃絹、滄海、絳紗等意象的運用,進一步抒發了詩人內心的感慨和夢想。最後兩句則表達了對過去同僚的深情廻憶,以及對共同經歷的珍眡。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人生和友情的深刻感悟。

許渾

許渾

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詩人,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人。晚唐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詩,專攻律體;題材以懷古、田園詩為佳,藝術則以偶對整密、詩律純熟為特色。唯詩中多描寫水、雨之景,後人擬之與詩聖杜甫齊名,並以「許渾千首詩,杜甫一生愁」評價之。成年後移家京口(今江蘇鎮江)丁卯澗,以丁卯名其詩集,後人因稱「許丁卯」。許詩誤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陽城東樓》。 ► 5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