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伍省軒

萬家煙樹綠圍莊,一水縈洄溉鬥岡。 韋曲應知來杜老,天台無計宿劉郎。 柳條學弄春風暖,花氣濃沾曉露香。 寄語潯陽諸酒伴,明朝將爾倒詩腸。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縈洄(yíng huí):環繞回旋。
  • 溉鬥岡:地名,具體位置不詳,可能是指某個有灌溉功能的山岡。
  • 韋曲:地名,在今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唐代時爲貴族聚居之地。
  • 杜老:指杜甫,唐代著名詩人。
  • 天台:山名,在今浙江省天台縣,這裏可能指仙境或高遠之地。
  • 劉郎:指劉晨,傳說中與阮肇入天台山遇仙的人。
  • 潯陽:地名,今江西省九江市。

翻譯

萬家的煙火和樹木環繞着綠意盎然的莊園,一條水流環繞回旋,灌溉着鬥岡。 應該知道韋曲之地會有杜甫這樣的詩人來訪,而天台山那樣的高遠之地,我卻無法像劉郎那樣留宿。 柳條在春風中輕輕搖曳,彷彿在模仿春風的溫暖,花朵的香氣濃郁,沾滿了清晨的露水,散發着香氣。 寄語給潯陽的那些酒友們,明天我將用這些美景來激發我的詩意。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寧靜而充滿生機的田園風光,通過「萬家煙樹」和「一水縈洄」等自然景象,展現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欣賞和嚮往。詩中提到的「韋曲」和「天台」分別代表了文人雅士的聚集地和仙境般的高遠之地,體現了作者對文化交流和超脫塵世的嚮往。結尾處寄語潯陽的酒伴,表達了作者希望通過自然美景來激發創作靈感的願望,展現了詩人對詩歌創作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陳獻章

明廣東新會人,字公甫,號石齋,晚號石翁,居白沙裏,學者稱白沙先生。正統十二年,兩赴禮部不第。從吳與弼講理學,居半年而歸。筑陽春臺,讀書靜坐,數年不出戶。入京至國子監,祭酒邢讓驚爲真儒復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檢討,乞終養歸。其學以靜爲主,教學者端坐澄心,於靜中養出端倪。蘭溪姜麟稱之爲“活孟子”。又工書畫,山居偶乏筆,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時呼爲茅筆字。畫多墨梅。有《白沙詩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