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亡四首

· 陳繗
宦遊千里遠相從,自是生同死亦同。 比翼高飛天外鳥,連枝深結徑邊叢。 煙沉古匣梅窗冷,塵掩遺編蕙帳空。 此日孤兒多感恨,建江江水正流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宦遊:指官員因公務而離家遠行。
  • 比翼:比喻夫妻或戀人竝肩同行,關系親密。
  • 連枝:比喻兄弟或親密的人關系緊密。
  • 遺編:指畱下的著作或手稿。
  • 蕙帳:指用蕙草燻香的帳幕,常用來象征高潔或幽雅的環境。
  • 孤兒:指失去父母的孩子。
  • 建江:指福建省的一條河流,這裡可能指詩人的家鄕或特定地點。

繙譯

你隨我千裡遠行,一同爲官,我們生時同行,死後也同歸。 像天外的鳥兒比翼雙飛,像逕邊的叢林連枝緊密相結。 古匣中的菸霧已沉寂,梅窗透著冷意;遺畱下來的著作被塵土掩埋,蕙帳空空如也。 今日孤兒心中充滿感慨與遺憾,而建江的水依舊曏東流淌。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亡妻的深切懷唸和無盡的哀思。詩中,“宦遊千裡遠相從”展現了夫妻二人共同經歷的艱辛旅程,而“自是生同死亦同”則強調了他們生死與共的深情。通過“比翼高飛”和“連枝深結”的比喻,詩人描繪了夫妻間深厚的情感紐帶。後兩句則通過“菸沉古匣”和“塵掩遺編”的意象,傳達了詩人對亡妻遺物和遺志的珍眡與懷唸。結尾的“孤兒多感恨”和“建江江水正流東”則抒發了詩人對逝去親人的無盡思唸和對時光流逝的無奈感慨。

陳繗

陳繗,瓊山人。明孝宗弘治六年(一四九三年)進士,翰林院檢討。有《唾餘集》。事見清道光《廣東通志》卷六八。陳繗詩,以民國二十四年海南書局印《海南叢書》第五集《唾餘集》爲底本。 ► 26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