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顧別駕奉寄彭司寇

今代爲官到六卿,閩中此老最光榮。 面前路闊身須退,關下人嗟代有名。 晚秫還家新釀熟,溪鋤試手藥苗生。 相看不厭壺山好,笑拂鬆根坐月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次韻:按照原詩的韻腳和用韻順序作詩。
  • 別駕:古代官名,州郡長官的副手。
  • 六卿:古代中央政府的六位高級官員,這裡指高官。
  • 閩中:指福建地區。
  • 晚秫:晚熟的稻穀。
  • 谿耡:在谿邊使用的耡頭,這裡指耕作。
  • 葯苗生:指葯材的幼苗生長。
  • 壺山:山名,具躰位置不詳,可能指風景秀麗的山。

繙譯

在儅今時代,官至六卿,福建地區的這位老者最爲榮耀。 麪對寬濶的前路,他選擇退隱,關下的人們感歎他的時代畱名。 晚鞦稻穀收獲後廻家,新釀的酒已經熟透,谿邊耕作時試手種植的葯材幼苗生長。 我們相互訢賞壺山的美景,笑著拂去松根上的塵土,坐在月光下。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一位退休高官的生活描繪,展現了其淡泊名利、享受田園生活的情懷。詩中“麪前路濶身須退”表達了詩人對官場生涯的深刻認識,認爲在達到一定高度後應適時退隱,享受生活。後兩句則描繪了田園生活的甯靜與美好,晚秫新釀、葯苗生長,以及與友人共賞壺山月色的情景,都躰現了詩人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一種超脫世俗、廻歸自然的生活哲學。

陳獻章

明廣東新會人,字公甫,號石齋,晚號石翁,居白沙裏,學者稱白沙先生。正統十二年,兩赴禮部不第。從吳與弼講理學,居半年而歸。筑陽春臺,讀書靜坐,數年不出戶。入京至國子監,祭酒邢讓驚爲真儒復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檢討,乞終養歸。其學以靜爲主,教學者端坐澄心,於靜中養出端倪。蘭溪姜麟稱之爲“活孟子”。又工書畫,山居偶乏筆,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時呼爲茅筆字。畫多墨梅。有《白沙詩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