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溪上謾書

· 袁凱
白髮何煩試鶡冠,清江久欲把漁竿。 涓涓濁酒須成醉,嫋嫋晴花已倦看。 不忍燕鶯頻往復,且留鷗鷺與盤桓。 東家野老渾知我,日日相過卻自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鶡冠:(hé guān) 古代一種武士戴的帽子。
  • 漁竿:釣魚用的竿子。
  • 涓涓:細水慢流的樣子。
  • 嫋嫋:(niǎo niǎo) 形容煙氣繚繞上升,也形容細長柔軟的東西隨風擺動。
  • 鷗鷺:鷗鳥和鷺鳥的統稱,常用來象徵自由和寧靜。
  • 盤桓:徘徊,逗留。

翻譯

白髮何必再戴武士的鶡冠,我長久以來就想拿起漁竿在清江邊垂釣。 細水慢流中的濁酒足以讓人醉倒,嫋嫋升起的煙霧中,那些盛開的花兒我已經看倦了。 不忍心讓燕子和鶯鳥頻繁地來來去去,寧願留下鷗鷺與我一起徘徊。 東邊的野老完全理解我,每天過來相聚,我們卻都感到無比歡樂。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寧靜生活的嚮往,以及對世俗紛擾的超脫。詩中,「白髮何煩試鶡冠」一句,既是對武士生涯的告別,也是對紛繁世事的超然態度。後文通過對清江、漁竿、濁酒、晴花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簡樸生活的渴望。最後兩句則表達了與知心朋友的深厚情誼,以及對這種生活的滿足和喜悅。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透露出一種淡泊名利、迴歸自然的生活哲學。

袁凱

袁凱

袁凱,生卒年不詳,字景文,號海叟,明初詩人,以《白鷰》一詩負盛名,人稱袁白鷰。松江華亭(今上海市松江縣)人,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任監察御史,後因事爲朱元璋所不滿,僞裝瘋癲,以病免職回家,終“以壽終”。著有《海叟集》四卷。 ► 2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