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方明謙指揮海上築城韻二首

· 袁凱
旗影翩翩整復斜,中天星月動光華。 千羣貔虎方屯戍,萬里魚龍聽鼓笳。 聖主自多開國老,小夷休恃上天槎。 卻煩上將頻思念,時問東門二畝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旗影翩翩:旗幟隨風飄揚的樣子。
  • 中天:天空的中央。
  • 光華:光輝燦爛。
  • 貔虎:比喻勇猛的軍隊。貔(pí),一種猛獸。
  • 屯戍:駐守邊疆。
  • 魚龍:比喻各種人物。
  • 鼓笳:古代軍中樂器,此處指軍樂。
  • 聖主:指賢明的君主。
  • 開國老:指建國時的功臣。
  • 小夷:對邊遠地區或外國人的蔑稱。
  • 上天槎:指天上的星槎,比喻不可靠的依靠。
  • 上將:高級將領。
  • 東門二畝瓜:指田園生活,比喻簡樸的生活。

翻譯

旗幟隨風飄揚,時整時斜,天空中的星月閃爍着光輝。 成千上萬的勇猛軍隊正在駐守邊疆,遠方的各種人物聽着軍樂。 賢明的君主自有建國的功臣,邊遠地區或外國人不要依仗虛無的依靠。 反而要感謝高級將領時常的關懷,不時詢問田園生活的簡樸。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軍隊駐守邊疆的壯闊場景,通過「旗影翩翩」、「中天星月」等意象展現了夜晚的寧靜與光輝。詩中「千羣貔虎」、「萬里魚龍」形象地表達了軍隊的威武和邊疆的遼闊。後兩句則體現了對國家安全的自信和對將領關懷的感激,展現了詩人對國家和軍隊的深厚情感。

袁凱

袁凱

袁凱,生卒年不詳,字景文,號海叟,明初詩人,以《白鷰》一詩負盛名,人稱袁白鷰。松江華亭(今上海市松江縣)人,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任監察御史,後因事爲朱元璋所不滿,僞裝瘋癲,以病免職回家,終“以壽終”。著有《海叟集》四卷。 ► 2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