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叔善祀天妃有雪

· 袁凱
酒正初傳內府醪,南來河伯避行舠。 百年祀事崇邦典,半夜神光出海濤。 花散曉風紛爛熳,禮成春殿肅清高。 聖躬端爲蒼生禱,不比乘槎漢使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酒正:古代官名,掌管酒事。
  • 內府醪:內府,皇宮內的倉庫;醪,濁酒,這裏指美酒。
  • 河伯:古代傳說中的黃河之神。
  • 行舠:小船。
  • 祀事:祭祀之事。
  • 崇邦典:崇,尊崇;邦典,國家的典章制度。
  • 神光:神奇的光芒。
  • 海濤:大海的波濤。
  • 花散曉風:花瓣隨清晨的風飄散。
  • 爛熳:即爛漫,色彩鮮豔、自然的樣子。
  • 禮成春殿:在春殿舉行的儀式結束。
  • 肅清高:莊嚴肅穆,高潔。
  • 聖躬:皇帝的身體,這裏指皇帝本人。
  • 蒼生:百姓。
  • 乘槎:乘船。
  • 漢使:漢朝的使者。

翻譯

美酒初次從皇宮內府傳出,南來的河伯也避開了行進的小船。百年來的祭祀活動尊崇國家的典章,半夜時神奇的光芒從海濤中顯現。花瓣在清晨的風中飄散,色彩鮮豔自然,春殿中的儀式結束後,氣氛莊嚴肅穆,高潔無比。皇帝親自爲百姓祈禱,這不同於漢朝使者乘船勞頓的辛苦。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皇宮內府祭祀天妃的盛大場面,通過「內府醪」、「河伯避行舠」、「神光出海濤」等意象,展現了祭祀的莊嚴與神祕。詩中「花散曉風」與「禮成春殿」相映成趣,既表現了自然的美麗,又體現了儀式的肅穆。結尾處強調皇帝爲蒼生祈禱,體現了皇帝的仁愛之心,與漢使的勞頓形成對比,突出了皇帝的尊貴與責任。

袁凱

袁凱

袁凱,生卒年不詳,字景文,號海叟,明初詩人,以《白鷰》一詩負盛名,人稱袁白鷰。松江華亭(今上海市松江縣)人,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任監察御史,後因事爲朱元璋所不滿,僞裝瘋癲,以病免職回家,終“以壽終”。著有《海叟集》四卷。 ► 2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