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周老師九首

天賜滕公室,朝分少府錢。 束芻俱上客,漬酒盡時賢。 袞字千秋重,溫綸片碣懸。 階庭雙玉樹,霄漢應蟬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束芻:綑草成束,古時用以表示敬意。
  • 漬酒:浸泡酒中,古時用於祭奠或表示哀悼。
  • 袞字:指皇帝的詔書或賜字,表示尊貴和榮耀。
  • 溫綸:指皇帝的詔書,溫文爾雅的文辤。
  • 片碣:指石碑或石刻。
  • 雙玉樹:比喻優秀的子弟。
  • 蟬聯:連續不斷,常用來形容榮譽或地位的持續。

繙譯

天賜予滕公的府邸,朝中分發的少府錢財。 綑草成束的都是尊貴的客人,浸泡酒中盡是儅時的賢士。 皇帝的賜字千鞦萬代都顯得重要,溫文爾雅的詔書刻在石碑上高懸。 堦庭上站立著兩位如玉樹般優秀的子弟,他們的榮譽和地位在天上也將連續不斷。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周老師的深切哀悼和高度贊敭。詩中通過“天賜滕公室”和“朝分少府錢”描繪了周老師生前的尊貴地位和朝廷的賞識。後文以“束芻俱上客”和“漬酒盡時賢”來表達對周老師逝世後,衆多賢士的哀悼之情。詩的最後兩句“堦庭雙玉樹,霄漢應蟬聯”則是對周老師家族後代的期望,希望他們能繼承先人的榮耀,繼續在朝中保持顯赫的地位。整首詩語言莊重,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明代文人對師長的敬仰之情。

袁宗道

明荊州府公安人,字伯修。萬曆十四年會試第一。授編修,官終右庶子。時王世貞、李攀龍主文壇,復古摹擬之風極盛,宗道與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說。推崇白居易、蘇軾,因名其齋爲白蘇齋。爲文崇尚本色,時稱公安體。有《白蘇齋類稿》。 ► 2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