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逸興:超脫世俗的興致。
- 玄談:深奧的談論。
- 芥與針:比喻微小的事物。
- 蘭臺:古代官署名,這裏指趙御史的工作場所。
- 蒲榻:用蒲草編織的牀榻,這裏指簡樸的生活。
- 休心:放下心中的煩惱。
- 定裏:安定之中。
- 聰馬:聰明的馬,這裏可能指趙御史的智慧和能力。
- 竹林:指隱居之地,也暗指竹林七賢。
- 升沈:指官職的升降。
翻譯
超脫世俗的興致,既愛文又愛酒,深奧的談論中,小事如同芥與針。 在蘭臺雖是作客,但蒲榻上的生活早已讓心靈得到休息。 在安定之中駕馭着聰明的馬,忙碌之中卻去訪問隱居的竹林。 知道你無所不可,又何必計較官職的升降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趙御史超然物外的生活態度和深邃的內心世界。詩中,「逸興文兼酒」展現了其高雅的生活情趣,「玄談芥與針」則體現了其對世事的洞察與超脫。後兩句通過對「蘭臺」與「蒲榻」、「聰馬」與「竹林」的對比,進一步強調了趙御史在忙碌的官場生活中,依然保持着內心的寧靜與追求。最後一句「知君無不可,那復計升沈」更是對其豁達人生觀的讚美。
袁宗道
明荊州府公安人,字伯修。萬曆十四年會試第一。授編修,官終右庶子。時王世貞、李攀龍主文壇,復古摹擬之風極盛,宗道與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說。推崇白居易、蘇軾,因名其齋爲白蘇齋。爲文崇尚本色,時稱公安體。有《白蘇齋類稿》。
► 258篇诗文
袁宗道的其他作品
- 《 南平社六人各一首外大父方伯公 》 —— [ 明 ] 袁宗道
- 《 挽同年李檢討成甫四首 》 —— [ 明 ] 袁宗道
- 《 元宵 》 —— [ 明 ] 袁宗道
- 《 別陶編修石簣四首 》 —— [ 明 ] 袁宗道
- 《 立春後六日爲分歲會,後八日爲除夕 》 —— [ 明 ] 袁宗道
- 《 夏日小齋雜興 》 —— [ 明 ] 袁宗道
- 《 行衛輝野村中即事 其二 》 —— [ 明 ] 袁宗道
- 《 源禪游吳造沈香佛像及諸經,歸峨嵋山 其一 》 —— [ 明 ] 袁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