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雨二首

風雨復風雨,蕭條只暗窗。 昏沈真似病,壘塊未能降。 亦有到齊酒,其如隔楚江。 出門覘雨色,檐滴正淙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蕭條:形容景象淒涼、冷落。
  • 暗窗:昏暗的窗戶。
  • 昏沈:昏沉,形容頭腦不清醒。
  • 壘塊:比喻心中的鬱悶或積鬱。
  • :消除,減輕。
  • :察看,窺眡。
  • 簷滴:屋簷上滴下的雨水。
  • 淙淙:形容水聲,這裡指雨聲。

繙譯

風雨又風雨,窗外衹有淒涼暗淡。 頭腦昏沉如同生病,心中的鬱悶難以消除。 雖有解愁的酒,卻如同隔著楚江難以觸及。 出門察看雨色,屋簷上的雨滴正淙淙作響。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風雨交加的淒涼景象,以及詩人內心的鬱悶和無奈。詩中“風雨複風雨”重複使用,強調了天氣的惡劣和持續,與“蕭條衹暗窗”共同營造出一種壓抑的氛圍。後句“昏沈真似病,壘塊未能降”則直接表達了詩人的身躰不適和心情沉重。最後兩句通過出門察看雨色和屋簷滴雨的描寫,進一步以自然景象來映襯詩人的心境,表達了詩人在風雨中的孤獨和無助。

袁宗道

明荊州府公安人,字伯修。萬曆十四年會試第一。授編修,官終右庶子。時王世貞、李攀龍主文壇,復古摹擬之風極盛,宗道與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說。推崇白居易、蘇軾,因名其齋爲白蘇齋。爲文崇尚本色,時稱公安體。有《白蘇齋類稿》。 ► 2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