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生

曾向壺中閉遠眸,天風颯颯灑玄洲。 念我今爲塵內客,觀生時睨碧峯頭。 谷駒應許伊人在,芻狗何須造物讎。 敢告餘生從此始,由後思前孰相比。 爲猿爲鶴古如斯,呼馬呼牛今則爾。 贏得腰存任裏兒,白衣黃菊兩相宜。 墨子悲絲楊泣岐,欲往從之莫從之。 三徑三秋秋意冽,歸逢五柳與之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壺中:指仙境。
  • 遠眸:遠望的目光。
  • 天風:自然之風。
  • 颯颯:形容風聲。
  • 玄洲:神話中的地名,指仙境。
  • 塵內客:指塵世中的人。
  • :斜眡。
  • 穀駒:指山穀中的馬,比喻隱居的人。
  • 芻狗:古代祭祀時用草紥成的狗,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
  • 造物讎:與造物主爲敵,指不順應自然。
  • 馀生:餘生,賸餘的生命。
  • 猿鶴:比喻隱居山林的人。
  • 呼馬呼牛:隨意稱呼,表示不在乎世人的看法。
  • 腰存任裡兒:指腰間掛著酒葫蘆的隱士。
  • 白衣黃菊:指隱士的服飾和喜愛的花。
  • 墨子悲絲:墨子看到絲織品,感歎其制作過程的辛苦。
  • 楊泣岐:楊硃在岐山哭泣,因爲看到歧路而感到迷茫。
  • 三逕:指隱士居住的小路。
  • 五柳:指陶淵明,因其宅邊有五棵柳樹而得名。

繙譯

曾經在仙境中閉目遠望,天風颯颯地灑在玄洲之上。如今我成了塵世中的人,時常斜眡著碧綠的山峰。山穀中的馬應該允許我在那裡隱居,何必與造物主爲敵,不順應自然呢?我敢說餘生就從這裡開始,從前思後,有誰能與我相比呢?無論是成爲山林中的猿猴還是仙鶴,古往今來都是如此,現在我不在乎世人的看法,隨意稱呼。我腰間掛著酒葫蘆,穿著白衣,喜歡黃菊,兩者都很相宜。墨子看到絲織品會感到悲傷,楊硃在岐山哭泣,因爲看到歧路而感到迷茫,我想追隨他們卻無法追隨。在這鞦意漸濃的三逕小路上,我歸去時會遇到陶淵明,與他分享我的故事。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曏往和對塵世的超脫。詩中通過仙境與塵世的對比,展現了詩人內心的追求和超然物外的態度。詩人以猿鶴、呼馬呼牛等意象,表達了自己不在乎世人看法,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最後,詩人以墨子悲絲、楊泣岐的典故,表達了對人生道路的迷茫和無奈,但仍堅持自己的選擇,與陶淵明這樣的隱士爲伍,展現了詩人堅定的隱逸情懷。

郭之奇

明廣東揭陽人,字仲常。崇禎元年進士。累遷至詹事府詹事。後隱居南交山中,結茅屋數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