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前一日立春

看春北地見花難,把酒因人作菜盤。 剪出宮枝誇綵燕,移來幡勝愧郎官。 時當水木互乘代,律動葭莩異暖寒。 周史多年空故事,漢書何日渙新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北地:北方地區。
  • 把酒:舉杯飲酒。
  • 菜盤:指酒菜。
  • 宮枝:宮中的樹枝。
  • 綵燕:彩色的燕子,這裏指剪紙燕子。
  • 幡勝:古代一種裝飾物,常用於節日或慶典。
  • 郎官:古代官職名。
  • 水木:指水和木,這裏可能指五行中的水和木。
  • 乘代:交替,更迭。
  • 律動:規律的跳動。
  • 葭莩:蘆葦中的薄膜,比喻關係疏遠的親戚。
  • 異暖寒:指氣候變化無常。
  • 周史:周朝的歷史。
  • 空故事:徒有虛名,沒有實際內容。
  • 漢書:指漢朝的歷史或《漢書》這部史書。
  • 渙新觀:煥然一新,指有新的變化或觀點。

翻譯

在北方地區看春,難見花開,因有人相伴而舉杯飲酒,享受酒菜。剪下宮中的樹枝,誇耀彩色的剪紙燕子,移動幡勝卻讓郎官感到慚愧。

時值水木交替的時節,規律的跳動中,蘆葦中的薄膜感受到氣候的無常變化。周朝的歷史多年以來徒有虛名,漢朝的歷史何時能煥然一新,展現出新的觀點。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北方春日的景象,通過對比宮中的繁華與郎官的愧疚,表達了詩人對時局的感慨。詩中「水木互乘代」和「律動葭莩異暖寒」巧妙地運用自然現象來隱喻社會變遷和政治動盪。結尾對歷史的反思,透露出詩人對現實的不滿和對未來的期待。

郭之奇

明廣東揭陽人,字仲常。崇禎元年進士。累遷至詹事府詹事。後隱居南交山中,結茅屋數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