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不憐
天地不憐人,鴻初不再陳。
時序不憐人,寒暑日侵春。
山水不憐人,車舟惹霧塵。
神鬼不憐人,災患繞清貧。
詩書不憐人,坑焚使禍鄰。
親友不憐人,處困希笑嚬。
衣履不憐人,敝裂安可新。
鏡影不憐人,衰老厭餘身。
膚體不憐人,疲病轉傷神。
心思不憐人,愁苦益艱辛。
百歲馳旦隙,所求泊岸津。
安能終碌碌,與世共齗齗。
忽值猶龍老,於予化蝶晨。
留茲不言教,爲我宿生因。
當前皆止處,即事了虛真。
天地則如此,吾將任物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鴻初:鴻雁初飛,比喻事物的開始。
- 時序:時間的順序,指四季的更替。
- 車舟:車和船,泛指交通工具。
- 神鬼:指超自然的力量。
- 坑焚:指秦始皇焚書坑儒的事件。
- 笑嚬:笑容和愁容,指親友的態度變化。
- 敝裂:破舊和裂開。
- 餘身:剩餘的身體,指衰老的身體。
- 膚體:身體的外表。
- 旦隙:比喻時間的短暫。
- 泊岸津:比喻找到安身立命的地方。
- 碌碌:平庸無能的樣子。
- 齗齗:爭論不休的樣子。
- 猶龍老:比喻老者智慧如龍。
- 化蝶晨:比喻夢境或幻覺。
- 宿生因:前世的因緣。
- 了虛真:明瞭虛幻與真實。
翻譯
天地不憐憫人,鴻雁初飛不再陳述。 四季更替不憐憫人,寒冷和炎熱日漸侵蝕春天。 山水不憐憫人,車船帶來霧氣和塵埃。 超自然的力量不憐憫人,災難和疾病圍繞着清貧。 詩書不憐憫人,焚書坑儒使禍患鄰近。 親友不憐憫人,處於困境中難得笑容。 衣物不憐憫人,破舊和裂開怎能更新。 鏡中的影像不憐憫人,衰老的身體令人厭倦。 身體的外表不憐憫人,疲憊和疾病轉而傷神。 心思不憐憫人,愁苦使生活更加艱辛。 百年匆匆如旦隙,追求的是找到安身立命之地。 怎能總是碌碌無爲,與世爭論不休。 忽然遇到智慧如龍的老者,在幻覺中化作蝴蝶。 留下這無言的教誨,爲我前世的因緣。 眼前的一切都是止境,明瞭虛幻與真實。 天地就是如此,我將任由萬物自生自滅。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列舉天地、時序、山水、神鬼、詩書、親友、衣履、鏡影、膚體、心思等不憐憫人的情景,深刻表達了人生的無奈與滄桑。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如「鴻初不再陳」、「車舟惹霧塵」、「坑焚使禍鄰」等,生動地描繪了人生的苦難和不易。最後,詩人以「天地則如此,吾將任物民」作結,表達了一種超脫世俗、順應自然的豁達態度。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滿了哲理性和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