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庸被盜張詡有詩唁之因次其韻

三尺龍泉八尺身,書生膽氣欲驚人。 亦遣偷兒知我輩,還將直道是斯民。 風連蜀魄東方曉,雨洗荼?昨夜春。 白舫望君心若渴,清川照我發如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龍泉:古代寶劍名,這裏指寶劍。
  • 八尺身:形容身材高大。
  • 膽氣:勇氣,膽量。
  • 偷兒:小偷。
  • 直道:正直的行爲準則。
  • 斯民:這裏的人民。
  • 蜀魄:指杜鵑鳥,傳說爲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
  • 荼?(tú mí):即荼蘼,一種植物,花白色,有香氣。
  • 白舫:白色的船。
  • 心若渴:形容非常渴望見到某人。
  • 清川:清澈的河流。
  • 發如銀:形容頭髮花白。

翻譯

三尺長的龍泉寶劍,八尺高的身軀,書生的膽氣足以驚人。 也讓小偷知道我們這一類人,仍然堅持正直的行爲準則,這是我們這裏的人民。 風中傳來杜鵑的啼鳴,東方破曉,昨夜春雨洗淨了白色的荼蘼花。 望着你的白色船隻,我心中渴望至極,清澈的河流映照着我如銀的頭髮。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述書生的膽氣和正直,展現了作者對高尚品質的追求。詩中「三尺龍泉八尺身」形象地描繪了書生的英勇氣概,而「還將直道是斯民」則強調了正直行爲的重要性。後兩句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如「風連蜀魄東方曉」和「雨洗荼?昨夜春」,增添了詩意的氛圍。結尾的「白舫望君心若渴,清川照我發如銀」則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深切思念和自身年華老去的感慨。

陳獻章

明廣東新會人,字公甫,號石齋,晚號石翁,居白沙裏,學者稱白沙先生。正統十二年,兩赴禮部不第。從吳與弼講理學,居半年而歸。筑陽春臺,讀書靜坐,數年不出戶。入京至國子監,祭酒邢讓驚爲真儒復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檢討,乞終養歸。其學以靜爲主,教學者端坐澄心,於靜中養出端倪。蘭溪姜麟稱之爲“活孟子”。又工書畫,山居偶乏筆,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時呼爲茅筆字。畫多墨梅。有《白沙詩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