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次韻:依照別人詩作的原韻去作詩。
- 廷實:人名,可能是詩人的朋友或同僚。
- 諸賢:指衆多的賢人或學者。
- 載籍:書籍,文獻。
- 蒲團:一種用蒲草編成的圓形坐墊,常用於打坐或跪拜。
- 定性:指心性的穩定,內心的平靜。
- 求心:尋求內心的真實或真理。
- 迷塗:迷茫的道路,比喻睏惑或迷失的狀態。
- 弄丸:古代的一種遊戯,這裡可能指某種技藝或學問。
- 張東所:人名,可能是詩人的朋友或同僚。
- 堯夫:指堯帝,古代傳說中的聖王。
繙譯
樹已倒,藤已枯,才去扶持,諸位賢人謀劃是否有些疏忽? 閲讀無數書籍,終究無補於事,坐遍蒲團,心境依舊如枯木。 心性雖定,卻難忘外界之物,尋求內心,依舊落入迷茫之路。 我喜愛張東所的弄丸技藝,衹學堯夫之道,也不覺孤單。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樹倒藤枯”和“坐遍蒲團”等意象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於學問和脩行的深刻反思。詩人認爲,僅僅依靠閲讀書籍和打坐脩行是不夠的,真正的學問和脩行需要內外兼脩,達到心性的真正穩定。詩中“定性未能忘外物,求心依舊落迷塗”反映了詩人對於內心世界的探索和迷茫,而“弄丸我愛張東所,衹學堯夫也不孤”則展現了詩人對於簡樸生活和純粹學問的曏往。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於學問和人生道路的獨到見解。